圖片來源:tomscy2000 ,CC Licensed
醫生和教授,是兩個被體制壓迫最嚴重的高級專業族群。原因很簡單,因為高度專業,所以必須仰仗體制所匯集的資源,而台灣最好的醫院和大學,都是公立的,要不靠行很難。
有人可能會脫口而出說「醫生賺很多錢啊!」「教授每月八萬元的收入也算高薪啊!」如果您仔細去探索這些行業,或許會發現,我們目前最優秀的年輕人,他們不想貿然投入「四大皆空」的醫療事業,寧可去做醫療美容,他們也不想念博士,將來當教授,因為在台灣當教授所需要的付出和收穫常常是不划算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出國工作。
面對人才流失的情況,也聽到有人衝口而出說「這些人不愛國,出去就出去」這類情緒話,但現在不是戒嚴時期,當年有很多優秀的年輕人負擔不起高額的學費,只好留在國內服務,但現在不需要非法的「跳機」,有不少人高中畢業就出國念大學,大學畢業出國的人也變多了,更不用說許多國家拿「高薪」來台灣搶人才。
人才的流失,造成國家競爭力的降低,經濟的衰敗,到頭來還是全民承擔。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有些年輕人會想「逃離鬼島」?從何時開始,很多人整天想盡各種辦法賺錢,卻默默在無形之中把「憑藉專業實力賺錢」當成苦差事,把從業者當成冤大頭?
使用各種名義「壓低工資」,似乎是政府和老闆們的慣性。在經濟還不錯、人民吃得飽的時候,談這些被壓榨的事情,被貼上憤青、酸民的標籤,政府和老闆們還是老神在在地用「獎勵」的方式吸引員工。所謂的獎勵,就是「我賺十塊錢,分你們幾塊錢」的意思,一來保證老闆不會虧錢,二來讓老闆有絕對的權威,三來讓老闆用公司的資源吃香的喝辣的,甚至掏空公司,帳面上沒有多少盈餘可以分紅給員工。
現在經濟不好,絕對不是偶然。我好幾年前就察覺到這種問題,也斷言國家非得重摔到谷底,才會有反彈的作為。當一般老百姓的工資已經低到怨聲載道的時候,政府拿不出辦法,也不願意鬆綁對專業的規範,只顧著提供重量不重質的全民健保、廣設大學、十二年國教,在表面上讓全民擁有低廉的健康保險和教育系統,但實質上是剝削醫療和教育人員的專業勞力,絕非長遠之計,可能撐不了太久。
關鍵在於合理的資本規劃,確實的執行,而不是花言巧語,要人發揮120%的效率。我相信孔子所說的「巧言令色鮮矣仁」,是針對政壇上這類大義凜然教別人去犧牲奉獻的人而言的。
※本文內容授權自《洪士灝臉書》,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年輕人~待在台灣也能放遠未來!
更多《愛用新鮮人知名企業》工作機會來了~
■ 廣達電腦_多媒體業務專員(桃園市)
■ 禾伸堂_業務專員(台北市)
在洪士灝目前擔任國立台灣大學Associate professor和NTU PAS Lab擔任CEO & Founder。提倡理念,當老闆的不要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當伙計的不要在心態上矮人一截,但平等不等同於放肆沒規矩,就事論事時,不以人廢言。批判不等同於鬥爭。許多人為鬥爭(爭權奪利或是報復)而著文發言批判,是個人所不樂見。多元價值的社會,需要平等包容來降低動盪。
如果我不講,你不會知道我念高一時當掉三科......學歷能影響最多的是第一個工作,但超過四十年的職涯,誰說皆是由學歷所決定?
如果一個月存4萬元,一年存50萬元,那450萬元大約相當於我十年的儲蓄總額。人生有幾個十年?我根本不相信「反正買給自己住的,漲跌沒有關係」的說法。
又到了要真正送走畢業研究生的季節,七月通常是我一年之中最忙的一個月,但也是最豐收的一個月。看到學生研究有成、苦盡甘來所獲得的喜悅,有些許的寬慰,然而看到某些同學對就業的選擇,又不禁為他們前途捏一把冷汗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引爆全球股市劇烈震盪,台股更是跌停重挫,刷新歷史紀錄,讓不少股民直嘆「要睡公園吃土了」。針對台股一片慘綠,不少業者抓住商機推出抗通膨優惠,包括全家便利商店、7-ELEVEN、OK超
想要儲存 LINE 聊天室裡的照片,卻發現系統顯示「儲存期限已過,無法讀取照片」怎麼辦呢?現在就有網友分享一招破解法,讓 iPhone 用戶也能輕鬆復活過期照片。
四月桐花、五月雪!「二○二五桃園桐花祭」將於四月十九日至五月四日登場,並配合兒童月推出兒童版桐花祭,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表示,今年以「五三七一起賞桐趣」為主題,推出五大賞桐區域、三場桐樂會及七條小旅行
速食控必吃!必勝客首度開賣「盲盒芝心蛇圈圈」,酸、甜、辣、鹹還有隱藏版隨機口味等你開箱,只要199元完全是愚人節開趴神器;達美樂則推出半導體界也話題性十足的「晶圓火山披薩」,買指定口味火山披薩即享買一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企業如何找到未來人才?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指出,未來的人才重點能力在於能自主學習、適應變化、跨域發展、解決問題等4項,公司不應再以學歷尋找人才,並應廢除不同類型學校論薪水的「九品官
第十三年舉辦的新營藝術季,策展主題以《水水三重奏》向外擴散藝術漣漪至銀齡、親子、青少年共同參與,廿九日下午四點將在新營文化中心旁的綠川廊道舉辦開幕,廿九、卅日開幕週推出十二場藝文表演,藝術季系列活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