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好文上架 > 職場新知

葉丙成提未來人才4特質 籲重視技職、廢除論薪「九品官人法」

  • 2025-3-28
  • 文/記者楊綿傑
  • 圖/記者楊綿傑攝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與業界談未來人才4項特質。(記者楊綿傑攝)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與業界談未來人才4項特質。(記者楊綿傑攝)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企業如何找到未來人才?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指出,未來的人才重點能力在於能自主學習、適應變化、跨域發展、解決問題等4項,公司不應再以學歷尋找人才,並應廢除不同類型學校論薪水的「九品官人法」,重視技職價值,後續也將召開企業人資長會議,助產業培養所需人才。

葉丙成今天受邀對企業界人士演講,他提到,2013年時牛津大學論文指出,有47%職業未來會消失;英國勞動部則另提到,20年後的工作有65%目前尚未出現。AI出現後,幫助公司抓出95%的合約漏洞,於是把法務人員全砍;去年美國程式設計師人力需求顯著下降,因很多程式設計都已交給AI執行。

葉丙成指出,過去5、6年以來世界變化非常劇烈,新工作與科技連結是弱的,因此公司如果繼續只看學歷找人才,很多人才會找不到。故現在重點不在讀甚麼大學、讀甚麼科系,台灣未來需要的人才應該具備包括自主學習能力強、適應變化能力強、跨領域發展能力強、解決問題能力強等特質。

不過葉丙成也點出,台灣本國學生數因為少子女化逐年下降,國發會數據顯示,2030年時台灣人力缺口達48萬人,而教育部的使命就是在2030年要招收到30萬境外生,且其中7成要留在台灣就業。在教育部努力之下,境外生在疫情之後已逐年上升,而公司也應及早開始準備,建構出對人才友善的多元環境,就能領先別人招收到優秀人才。

對於人才來源,葉丙成說明,外籍人才方面,教育部陸續啟動國際產業人才教育專班、重點產業擴大招收僑生港澳生及外國學生實施計畫等,並強化從宣傳、語言學習、學位修讀、留台就業的招生策略串連;另國內也持續投入資源推動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高深耕計畫持續增加經費,但受財劃法修法影響,可能受到衝擊。

在人才培育上,為因應AI及變化快速時代,教育部結合50多所大學開設台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CA),修畢課程會由教育部發證書;教育部另也推動跨域彈性修業計畫。他邀請公司人資特別重視具有TAICA證書者、跨領域學位者,都會是新時代的優秀人才。

此外,葉丙成談到,教育部也推動技職校院賦能計畫,培育出很多技職生擁有比國立大學生、業界更領先的技術,但有些公司卻仍存在著依照國立、私立、技職論薪的「九品官人法」,技職生起薪少數千元的陋習應該廢除,才能真正找到優秀人才。而未來教育部亦打算召開業界人資長會議,與業界一起合作培育人才。


❰24h必回覆工作機會❱ 快上yes123求職網



※以上訊息如有異動,請以最新公告為準。
【自由時報】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

在成立於1980年的自由時報,發行量與閱報率持續居全國第一,受到廣大讀者肯定。自由時報是一份最尊重台灣人意願,並追求新聞真相的報紙,不阿諛、不偏袒、不渲染,自由時報只對歷史負責,發揮「第四權」的監督精神。

《本專欄文章列表》

最新文章更多好文上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