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求職秘笈 > 職場趨勢

《職場生存之道》你不必走得快,但一定要走得遠

  • 2020-11-6
  • 文/鋼鐵 “V” 走闖職場(薇琪徐)

年輕時剛出社會,立志想完成很多事情,時常焦慮不安,迫切希望可以多學習很多東西。工作一段時間後才發現,學會慢下來要比快來得重要;我們不需要走得很快,但是慢慢走,相信我們能走得更穩健、更遠。透過此篇文章將提到那些學校沒有教事情、主管不會花時間跟你說的職場生存之道。

畢業後讀錯科系想跨界,沒經驗怎麼辦?

如果你真的很喜歡、也很嚮往一份工作,千萬不要讓過去的經驗捆綁著你,應該要做是盤點身邊擁有的資源,盡可能靠近、實現它。

假設你今天真的想要做公關,但過去大學學得是電子工程,沒有關係!網路上很多資料可以學習,先從一些 YouTube 的教學影片、網路的文章看起,慢慢延伸到實際操作、或是參加線下實體課程。進一步,更可以去請教在業界工作過朋友或是長輩,盡一切可能地靠近夢想,但不是用嘴巴說來實現願望。

所以是否為相關背景出身的,其實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決心、以及願意為夢想付出的時間,讓別人一眼可以看出你的熱情、積極心。能力和知識可以培養,但心態難以養大,所以有人常說態度決定你我的高度。

態度的確決定了高度,但當自己覺得不可能,這件事一輩子就都不會成了,唯一的阻礙都一直是「自己」!

以下文章內容,有部分是從《你不必走得快,但一定要走得遠:學校沒教、主管不講的職場眉角》得到靈感,也非常推薦大家買來閱讀,可以避免到一些職場的冤枉路。

以前數學都在及格邊緣,考大學時候學測也才五級分,好死不死上大學又選填中經濟系,每日痛苦萬分讀著微積分、而統計常常掛在班上最後面。那時候就發現這一輩子注定跟數學沒有緣分,也絕對不可能找跟數據相關、需要耗費腦力的工作。結果說著說著,就跳進精品業在做分析了。

你一定好奇,我是怎麼轉到數據圈?大概一百個人問我:「當初為什麼跳進分析職務?」理由其實很簡單,想找到一個跳國家、跳產業都不會侷限太大、又能搭上大數據的浪潮的工作內容,大概會是長什麼樣子呢?(對,就算發現自己不太行,也想要傲嬌嘗試看看!)千萬不要被過去的經驗嚇到了。當你經歷過不同事情,發現有些事情已經比過去容易學習和突破。

分享一下最近在藍途零售旁聽時,聽到很有感觸的內容:

老師提到:「大家應該知道海底撈最近推出了無人餐廳,透過機器化的方式來點菜、配菜和送菜。當顧客在等待時候,還可以到遊戲間玩遊戲。這完全跟過去大家心想海底撈是截然不同,像是甩麵糰、修剪指甲、按摩等等,服務體驗好到不得了,但到底為什麼海底撈敢大膽推出新服務?透過這些行為大家猜想海底撈到底要幹嘛?讓我們一步一步來猜解。」

大家説:「提高食物品質、降低人力成本、節省時間和導致人力市場結構的改變等等…. 」

老師回答:「大家說得都對!其實是為了方便複製到不同國家,還有另外一個可能性是準備跨界到不同產業。如果思考一下獲利模式,即是營收除去掉成本;但如果今天想要擴展到國外(跨境)時候,是否還能找到這樣便宜人力呢?當進軍歐美市場時候,人力資源就會遇到相當大的挑戰!

所以說現在開始嘗試以機器人方式操作,若是成功經營起來,將可複製到其他國家。再來透過無人服務,來有目的的蒐集資料。過去只能透過人服務,但現在每一筆訂單都被清楚記載下來;擁有這些資料後,將可以跨到別處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服務。」

為什麼提到這點,是因為當初一腳踩進去做「數據分析」,也是希望自己不要有所侷限,更理性、有邏輯來觀看世界,但最重要一點跟海底撈理念很像,不被現有的框架所限,當沒有界線的商業模式,最終還是回歸數據概念,未來即為數據,數據創造更多未來。

所以當我決定步出台灣時,且想找到生存下來的機率夠高大的工作,大概就是「數據分析」類型。有時候商業模式,也可以借鏡來思考自己的人生。想像自己就像一個公司一樣,怎麼做、怎麼推廣、怎麼經營,都跟商模很像。

補充資料:真正的海底撈「無人餐廳」來了機器人24小時上班!

最近參加 XChange Mentorship 的計畫才每個來參加的 Mentee 每個人至少都已經做過 2–3 個 internship 的經驗了。大家講話都很成熟,很有見解、條理分明,我相信這就是他們在社會上真正累積的經驗值。

的確大學所唸的理論到了出社會得到了實踐,才會將過去的所學的東西融合在一起,成為真正理論與務實相融合學問。現在很多工作最需要創意、效率、解決問題的人力、還有對於人的應對進退,這些都與畢業科系沒有太多的關聯性,而是與我們的性格、態度還有學習能力息息相關。

有 Coach 問到:「為什麼想要想要參加這個計畫?」

他們回答:「雖然做過很多,但還有點徬徨,希望向更有經驗的人學習,降低自己的風險,進而做出更對的選擇。」

其實我想說:「其實沒有對或錯、沒有錯誤就沒有成長機會。所以慢慢體會工作、生活,經驗累積讓我們越站越穩!」

找到職場關鍵字和定位

個人品牌,還是職場品牌

我深信只要努力地做、專心做,隨著時間的累積,就有機會可以得到厚實能力和資產,而我們專心做的這些事情,最終變成我們人生的『關鍵字』,讓我們的定位越加清楚,但別人想到做品牌、文章寫作,就會連想到「個人品牌」。

提到「個人品牌」如何建立?或是為什麼要建立「個人品牌」?這些問題都不停在我腦中迴盪,包括那天 XChange 活動也被問到這題。分享之前曾經跟一位科技業的資深主管聊過「個人品牌」想法。

資深主管問到:「為何做個人品牌?」<

鋼鐵 “V” 走闖職場

鋼鐵 “V” 走闖職場

在精品業數據分析師 | 不斷敲打和錘鍊後,造就了鋼鐵般的品質,於是『鋼鐵V』就此誕生。| 用有限生命的知識力量,來衝撞舊有社會體系。關鍵評論網、XChange、CakeResume和面試趣專欄作家。

《本專欄文章列表》

最新文章更多求職秘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