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好文上架 > 職場新知

薪資凍漲、學歷貶值...現在的年輕人,想靠自己翻身真的很難嗎?

  • 2017-12-18
  • 文/何則文/香蕉夢想家
  • 圖/Paul De Los Reyes
圖片來源:<a href="https://www.flickr.com/photos/noizep

圖片來源:Paul De Los Reyes,CC Licensed

「悲觀」,可以說是近年來台灣青年的關鍵詞。

長期停滯的薪資,與對青年不友善的職場環境、房產價格所得比等等,使得每過一段時間,「青貧族」、「厭世代」、「窮忙族」⋯⋯這些字眼,便在媒體專題中不斷排列組合,形成特殊的「月經文」現象。

「階級固化」,也在這樣的環境下,儼然成為一個新興熱門詞語──這是目前在中國網路論壇上被瘋傳討論的話題,在台灣媒體中也偶爾會被提及。

其實這概念並不新,在台灣的社會學研究中,翻譯作「階級僵化」(Class Crystallization),應可追溯到 1940 年代甚至更早,討論「階級」的社會學研究。而這個關鍵詞,如今也常常伴隨著「M 型化社會」、「貧富差距」等名詞一起出現。

但多數人不會去深究「階級僵化」的學理,用最簡單的話來說,這個詞用在今日網路世界中,其核心精神就是──「窮人想翻身,難了!」

「階級僵化」的相反,就是「階級流動」。它也跟「階級複製」有異曲同工之妙──持這種說法的人,多認為「龍生龍、鳳生鳳」,這是一個「拚爹的時代」──只要你投胎投對了,人生就能順利圓滿,甚至人生八成的結果,在精子與卵子結合的那瞬間就決定了(?!)

這個論點,據說也有許多研究支持。例如台大社科院經濟系教授駱明慶,在 2000 年就曾有一篇研究〈誰是台大學生〉,研究顯示錄取台大的學生,有很高比例來自台北市,尤其文教精華區大安區──而隔了 14 年後,駱教授再次研究 2001 年到 2014 年的數據,發表〈誰是台大學生?(2001-2014)多元入學的影響〉。結果發現,台大學生仍有高比例來自北市大安區,更有超過一半來自北北基。

這個研究本身是中性的,研究方法也沒有問題。但也被普遍「解讀」為因為大安區的居民是「台灣社經環境中的頂層階級」(天龍人),自然其子女也較容易考上台大,因而被當作「階級僵化」的證據。

這種概念,跟「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也有一定的關係。「馬太效應」最早由美國學者羅伯特.莫頓於 1968 年提出,典故來自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句:「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馬太效應」一開始其實是一個社會心理學名詞,指涉的是知名人士的成就跟聲望,會如同雪球般越滾越大,機會也相應而生,產生「累積優勢」。反觀如果起初沒有任何名聲基礎的人,即便擁有相同成就,仍相對難以被看見。

後來,此說法被廣泛地引用到其他學科,例如經濟學、管理學與社會研究上,指的正是前述「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者全拿」的現象。

凡此種種,讓許多人認為現在的社會,已越來越難靠「個人的努力」出頭天,而階級差距也會因此越來越──甚至,處在「階級」下層的人,基本上已註定永不得翻身。

大我不等於小我,你可以不當那個平均數字

但是,「窮人越來越無法翻身」的情況,是真的嗎?就算是真的,難道這就代表大家的人生,因為大環境而註定被制約了嗎?

我們暫且先把「階級僵化」這個論述擺一邊。重新來談談幾個概念──

第一個,是「平均數字」的概念:只要國中的時候考過試,應該都知道,「平均」,代表著「整體」的情況。

例如,一個班級的國文段考「平均」成績不及格,代表著這個班「整體」的國文程度是有待加強的,這點無庸置疑。但這個「平均數」對個體──也就是班上個別的同學來說,有怎樣的意涵呢?

當我們中學段考完,聽老師說全班平均不及格時,會哀號著說:「完蛋了!我肯定也沒救了」嗎?我想多數人,應該都是先等考卷發回來,看看自己的分數,才能判斷考得是好是壞吧!

那為什麼,面對「整體」社會、經濟情況這種「平均」概念時,大家卻很容易會把「整體」跟「個體」混淆呢?

全班成績平均不及格,對你而言可能有三種結果:一是高於平均、二是等於平均、三是低於平均。

我們還是有機會可以成為那「超過平均」的人,而不是被總體環境限制住,說著「啊,大環境這樣,我也沒辦法」,不是嗎?

窮人真的無法翻身嗎?

接著,我們來談談歷史上的階級概念:

回頭看「階級僵化」跟「階級複製」這個一體兩面的議題──當人們高喊:「社會改變了,不像『以前的人』可以透過努力翻轉人生;現在有錢人就是更有錢,窮人只會更窮⋯⋯」時,這種悲觀論點,從歷史的宏觀角度看,不管從認為歷史是不斷重演的「歷史循環論」;還是人類社會演進是越來越好的「歷史進步論」來看,其實都是站不住腳的說法。

我們先提出一個問題:「難道上一代(或上上一代)就真的『比較可以』靠自己努力出頭天嗎?上一代的大環境就是人間仙境,沒有階級僵化跟階級複製的問題嗎?」

其實所謂的「權貴」一直都在,菁英階層也一直都會複製。別忘了,以台灣來說,當年光是「省籍」、「出身」、「家屬有沒有不良紀錄」等因素,就可能直接影響一個人求學、就職的機會。

那為什麼,我們還總是覺得老一輩的人比較幸運比較好,甚至能夠「翻身」的成功案例,是理所當然的呢?

或許是因為,嬰兒潮世代的他們「整體來說」特別幸運──剛好經歷到二戰後重建下,全球景氣的復甦與狂飆──亞洲各國包括台灣在內,也都經歷過那段從殖民地農業經濟,轉型到工業製造的時代,國民們的「平均」收入,也有大幅的成長。

反觀現在世界的經濟似乎停滯了,先進國家的發展靜如止水,少子化、高房價與經濟的不景氣、世界政局的動盪,在在讓這個世代的年輕人,不論在哪,都對未來抱持不可知的悲觀情緒。

這時候,許多人於是開始「緬懷」過去急速發展的黃金時代,並感嘆機會再也不在──不過這個「黃金時代」真的存在過嗎?或者說,真的有如此「美好」嗎?

而我們,又真的生活在一個「最悲慘的時代」嗎?

貧富差距、階級世襲不是當代特有現象

事實上,如果我們把看歷史的眼光放長遠一點,除了原始部落與(只存在理論理想中的)共產社會外,人類自從有了私有制,隨著社會分工,階級也開始細化──「貧富差距」、「階級世襲」一直都是人類歷史洪流中,根深柢固存在的真實情況。

在過去中古封建時代,基層人民可能連姓氏都沒有,更沒有識字接受教育的機會。或者,一個家族世世代代都被規定只能從事某種行業,許多基層的人民甚至是高階貴族的財產,完全沒有翻身的可能。

中古時代,恐怕才真正符合階級固化論者所描述的「現狀」。

但是問題又來了,如果按照階級固化論者的說法,加上所謂「馬太效應」強者越強的加成──那為什麼羅馬帝國會滅亡呢?為什麼歷史上能超過 300 年的統一大王朝如此稀少呢?

既然階級僵化無可翻轉,大家不都應該「認命」地處在自己的階級內,繼續「相忍為國」,為自己民族的偉大復興奮勇向前嗎?

事實顯然不是如此。

「變動」,才是歷史發展中唯一不變的大趨勢:雖然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真實情況,但難道沒有「舊時王謝門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興衰輪迴?

每個時代,固然都有階級世襲跟貧者恆貧、富者恆富的情況;然而其反面,規模或大或小的「階級流動」,也一直都存在。「布衣卿相」在整個東亞的歷史上,也從來不是特例。

起起伏伏的正弦波,或許才比較符合歷史發展的樣貌:這過程中,有人失去他的尊貴地位,有人爬上新的高峰。

而如果用綜觀歷史的大視野看,今天我們所身處的這個時代,相較於人類數千年來有史為記的其他時代,其實基層人民,是遠比過去更有翻身可能的。

知識成本降低,這才是一個最有可能翻轉的時代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最關鍵的原因,是在今日的時代,我們取得知識的成本與門檻,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低的:

換日線 Crossing

換日線 Crossing

在我們是《換日線》,是《天下雜誌》於2015年6月1日推出的全新網站,也是台灣媒體界的全新嘗試。集結來自全球各地超過40個城市的90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本專欄文章列表》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更多好文上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