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好文上架 > 職場新知

工程師寫一篇文章 竟被開除慘失業

  • 2017-8-17
  • 文/Austin/The Unbeaten
  • 圖/Hillary
圖片來源:<a href="https://www.flickr.com/photos/lament

圖片來源:Hillary,CC Licensed

一名工程師寫文章批評 Google 在「多元化」上的政策,在網路上廣為留傳後,遭到 Google 以違反公司法規的原因開除!

近兩週,一篇由 Google 前工程師所撰寫的文章,成了矽谷最火紅的話題。這一篇長達十頁、標題為 ”Google’s Ideological Echo Chamber ( Google 的意識型態同溫層)” 的文章,主要是針對 Google 在「多元化」上的政策作出批評。其文有兩個最主要的主張:

──與其著重於種族和性別多元化,Google 更應著重於意識形態上的多元化,容忍與主流意識形態持不同觀點的員工。

而為什麼作者是「前員工」呢?因為作者 James Damore 在文章被散佈不久後,已遭到 Google 以違反公司法規的原因開除,而作者也準備為此提出訴訟。

這個事件之所以在美國輿論圈引起轟動,除了觸及到美國科技業最敏感的多元化議題(尤其是性別歧視)外,也因為很少有科技人公開挑戰矽谷長久以來的偏左意識形態,而開啟了一番爭議。

但是,在你心想:「啊,大概又是一個沙文主義的川普支持者」前,我建議先用客觀的角度來瞭解作者的論點跟佐證,有興趣的人可以先讀讀原文。

「矽谷主管男女失衡,是因為女性的權力慾不如男性?」──論證缺乏說服力

針對我個人不認同作者對科技業中男女失衡的解釋,他認為這現象主要是性別間「天生性格差異」自然分佈下的結果。舉例來說,他認為女性之所以比較少擔任高階管理職,是因為大部分女性對於「地位」不如男性渴望──雖然文中引用許多研究來證明男女間的性格差異,卻忽略了,造成這些差異的,很有可能正是歷史上長久以來產生的「自證預言」,才使得種族和性別刻板印象限制了一個人、甚至一個族群的潛力。

總體來說,我認為他的佐證缺乏足夠說服力,不足以證明性別間的差異是天生、而非後天形成的。

這種較為狹義的多元化議題,在科技業天天被討論著,我在之前一篇文章中也檢視過這主題,所以就不深入論述了。

但同溫層內的沉默螺旋,從來無法促進真正的多元

我真正有興趣的,是這篇文章帶出對「意識形態多元化」的爭議:在美國科技圈裡,比較少有人敢公開挑戰左派的主流意見,更別說是來自一名 28 歲、哈佛博士班畢業、在 Google 這種以開放、多元著稱的科技巨人上班的軟體工程師了。

其實和他持相似意見的人,絕對不能算少,但在大環境裡相較還是少數。他們如果公開表達自己的不同看法,面臨的有可能是失去朋友、甚至失業的風險----被開除的 James Damore 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根據 Business Insider 的報導指出,在一項調查中,其實 56% 的 Google 員工並不支持公司開除 James Damore 的決定,外界也有許多聲音,批評該公司對言論自由的限制。的確,多元化之所以可貴,就是因為其創造出的環境,讓每個與眾不同的人,都可以不必為了合理的表達意見而感到害怕──開除跟自己意識型態不合的員工,很明顯地傷害了這個價值。

雖然 Google 表示,做這個(開除)決定,是因為該員工的言論會讓一部分的員工感到不安全,但如果連以科學作為基礎的論述都不能被容忍,那真正的「多元化」則永遠沒辦法被實現。

以我來看,更好的處理方式應是正面回應文章中的論點,而非發文者本身的動機,並鼓勵員工繼續在此主題上做理性的辯論。這在執行上固然不簡單,但身為世界上最大的資訊掌控者之一,我認為 Google 是有責任延續這個討論的,而非終止它。

多元化會持續成為美國社會中最敏感、最複雜的一個話題,因為它牽扯到一個人無法改變的生理特質、背景、和族群間的利益分配,但如果持各派看法的人無法跳脫出同溫層,來與彼此對話,那族群間的隔閡恐怕只會越來越深,進而導致一個更分裂的社會。

※更多精采好文:
誰能到Facebook上班?──美國科技業的多元化問題
成功,光靠專業真的夠嗎?談談跨越中美職場的「頭號潛規則」 請別再對超長工時《沉默》──好萊塢大導來台拍片,看上的是什麼?

※本文內容授權自《換日線 Crossing》,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知名企業》工作機會在這裡~
■ 力晶電子_製程工程師(新竹市)
■ 欣興電子_製程工程師(桃園市)

換日線 Crossing

換日線 Crossing

在我們是《換日線》,是《天下雜誌》於2015年6月1日推出的全新網站,也是台灣媒體界的全新嘗試。集結來自全球各地超過40個城市的90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本專欄文章列表》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更多好文上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