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未來會成為『下流老人』嗎?」《今周刊》委託波仕特線上市調,拿這個問題,去問了分散各年齡階層的1060位民眾,結果發現:年紀愈長,愈不怕成為下流老人,青壯世代,反而對於下流的命運更加惶恐。
根據年金改革委員會試算,以平均投資保薪資而言,年資滿35,勞退加勞保可月領24,000元至26,000元間,雙薪家庭,夫妻均有投保的話,則有50,000元左右。換言之,台灣雖深陷薪資低度成長泥淖,但絕大多數人圖個溫飽並不成問題,更何況我們還有健保制度。
面對老後,台灣人到底怕的是什麼?
根據《下流老人》提到,老貧的五大人生地雷分別是:為了照顧家人辭去工作,導致沒有收入;自己健康出問題,增加醫療花費;子女成為啃老族;熟年離婚;遭到詐騙損失金錢又身心俱疲。
這五大地雷中,最困擾40歲至50幾歲年齡層的上班族的「照顧長年臥病在床的父母」。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台灣每年有高達13萬人(大多是中壯年人口)因照顧生病家人被迫離職,更有至少17萬人,因需長期照護家人而「減少工時、請假或彈性調整上班時間」。
以台灣1129萬就業人口計算,每年平均估計會有2.7%的人會踩到這顆地雷,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生病的機率愈高,也就愈有可能踩到這枚殺傷力極強的地雷。
關於這枚地雷的殺傷力,成立逾20年的家庭照護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有深刻體會,根據他們列管追蹤的案例統計,被照顧者平均需照顧期高達9.9年,每天平均照顧時間需13.6小時,負責照顧的家庭成員,更有高達2成得憂鬱症、6成5有憂鬱傾向、8成7罹患慢性精神衰弱。
「這群在家庭中最孝順乖巧的子女,下場卻往往卻悽涼!」若要降低這枚地雷的殺傷力,陳景寧建議必須回歸法律途徑:「遇到這個問題,應勇於開口與家人共同盤點被照顧者財力,與家庭成員商量分擔方式,一旦達成共識,切記做成書面文件,而且至少每半年或一年更新一次。」除了提早因應父母老病的狀況外,面對自己未來的老病可能,也應利用退休前做好準備。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失能人數達49萬人,其中重度失能者達60,000人(指進食與如廁需他人協助),佔65歲人口數分別為16.7%與2%。就是你踩到「老病地雷」,造成老後財務風雲變色的機率。......(閱讀全文,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第1043期《今周刊》。 )
※你可能感興趣:
45歲前做對5件事 好命過日子
面對父母變老的準備 你非懂不可
既然抗拒不了老化,那就坦然面對吧!
一個人飛更高 藍心湄的單身幸福劇本
別讓這6種金錢壓力,腐蝕你的人生
※本文內容授權自 《今周刊 2016/12/15第1043期》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月薪四萬以上》機會來了~
■ 尚緣企業_電話行銷(台中市)
■ 萬海航運_業務代表(高雄市)
越是領死薪水,越不能呆呆存錢,這是炘世紀數位資訊營運長楊倩琳的理財哲學。
沒設定目標,成就未必比人小,多走的路也未必是冤枉路。人生多變,怎知現在看似無用之事,未來就不會對自己發揮莫大效用。
8年級生羅玄微在工作3年後,曾歷經口袋裡僅剩10元的恐慌,因為這個警惕讓她及早體悟「理財」的重要性,開始與金錢交朋友。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當談到如何在面試過程中脫穎而出時,前Google高管伍德(Jenny Wood),建議求職者採取一些策略,幫助他們在面試結束後,給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企業如何找到未來人才?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指出,未來的人才重點能力在於能自主學習、適應變化、跨域發展、解決問題等4項,公司不應再以學歷尋找人才,並應廢除不同類型學校論薪水的「九品官
母親節陪媽媽吃肯德基!曾讓眾多速食控驚豔激推的肯德基韓式蜂蜜醬脆雞,4月15日將升級「蜂蜜風味蒜醬脆雞」再回歸,經典咔啦脆雞搭配韓式蜂蜜醬甜鹹交織、一口上癮!同步登場的「親子全家餐」一次吃到炸雞、蛋撻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引爆全球股市劇烈震盪,台股更是跌停重挫,刷新歷史紀錄,讓不少股民直嘆「要睡公園吃土了」。針對台股一片慘綠,不少業者抓住商機推出抗通膨優惠,包括全家便利商店、7-ELEVEN、OK超
想要儲存 LINE 聊天室裡的照片,卻發現系統顯示「儲存期限已過,無法讀取照片」怎麼辦呢?現在就有網友分享一招破解法,讓 iPhone 用戶也能輕鬆復活過期照片。
四月桐花、五月雪!「二○二五桃園桐花祭」將於四月十九日至五月四日登場,並配合兒童月推出兒童版桐花祭,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表示,今年以「五三七一起賞桐趣」為主題,推出五大賞桐區域、三場桐樂會及七條小旅行
速食控必吃!必勝客首度開賣「盲盒芝心蛇圈圈」,酸、甜、辣、鹹還有隱藏版隨機口味等你開箱,只要199元完全是愚人節開趴神器;達美樂則推出半導體界也話題性十足的「晶圓火山披薩」,買指定口味火山披薩即享買一
第十三年舉辦的新營藝術季,策展主題以《水水三重奏》向外擴散藝術漣漪至銀齡、親子、青少年共同參與,廿九日下午四點將在新營文化中心旁的綠川廊道舉辦開幕,廿九、卅日開幕週推出十二場藝文表演,藝術季系列活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