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中岑 范姜,CC Licensed
但是,我真的是笑不出來。
在我看來,大家似乎關切錯了重點,忘記了根本性的問題:立法院再怎麼爭吵,一例一休再怎麼調整,老百姓再怎麼口沫橫飛地大肆狂罵,其實也救不了台灣「慣老闆」們習慣剝削員工薪資、占員工便宜,而自己口袋裡賺的錢,卻一分都不能少的「惡質心態」。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首決先,商人們有逐利的本性,虧錢(少賺)的生意沒人想幹。世界各地其實都有「慣老闆」存在,在國外我也見了不少。此外,一家公司本來就會有出資者,高薪的策者,也會有低薪的勞動者──人是偏心的,誰可以為老闆(出資者)的口袋賺更多錢,誰就越有機會得到較高的待遇,哪怕這多賺來的錢,來自苛扣低薪勞動者的待遇。
但台灣的「慣老闆」們,卻不如其他眾多國家和市場中的企業主,有著足以「制衡」他們的力量──就算基本薪資調高了,他們還是可以「挖東牆補西牆」,苛扣各種福利,把人力成本壓低到和改革前一模一樣;要不,就是給你高一點的薪水,卻用各式名義,要你加更多的班,或是扛更多的業績──結果還是窮忙一場。
而為什麼即使民怨震天,這個「制衡的力量」還是出不來?
這便是以下這篇文章,希望能討論的重點:
沒有多元的競合,哪來蓬勃的市場和合理的待遇?
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海外闖蕩」的心得,我想:「選對」池塘釣魚,如今可能比「學會」釣魚來的重要──這是一位前輩啟發我的話。
前面講到台灣低薪問題,來自缺乏制衡「慣老闆」們的力量,其中的關鍵問題之一,便是來自台灣的人才自己「願意」接受他們給出的條件,與諸如「努力幾年,老闆會看見」、「機會是留給爆肝的人」、「就當作功德」⋯⋯等等謊言。
但這一點從年輕求職者的個人層面來看,還算相對好解決:對於年輕人的職涯規劃而言,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價值,尋找一個活絡和充滿機會的市場(池塘),不讓自己受限於慣老闆們給的「香蕉級」待遇──現在,已經「看破」這點的台灣年輕人越來越多,這也是近年來年輕人紛紛奔赴海外的原因之一。
但是,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多數的人民仍然生存在這塊土地上,問題就遠遠沒有這麼簡單:它要做的,是「營造出」一個活絡而充滿機會的市場(也就是魚種多元豐富的池塘),好讓多數的人民能夠有辦法從中去比較、選擇。同時「魚種」豐富了,整個市場也才有機會真正繁榮發展,去改變、逆轉目前的局勢,讓人人都有錢賺,形成良性循環。
如果政府能做到這點,也絕對會比去和人民錙銖必較那幾百幾千的月薪差額、幾小時幾天的休假規定,要更加有聲望、得民心的多。
但是,10 幾年、20 年過去了,到目前為止,仍沒有一任政府,真正把「讓池塘死水變活水」這件事情做好。
台灣先天條件並不差,問題在「排除外來競爭」的心態
要改善問題,得先認清問題:台灣的「薪酸」問題,絕對與「過於封閉」的市場脫不了關係──在遊走他鄉、闖蕩世界後,這種感受尤其深刻。
有人總是說,台灣是「鬼島」,台灣的市場「萎縮」了,有能力的年輕人都「逃到」國外去了⋯⋯大家對台灣有越來越多悲觀的解讀,與高漲的不滿情緒,彼此常處處針鋒相對,卻又對解決現況無能為力。
台灣的條件,真的有這麼糟嗎?依我旅居當地多年的觀察,其實小小的新加坡土地遠比我們小,本地人口和產業條件比台灣更差,老實說(新加坡)國內企業面對外在壓力的脆弱程度,恐怕也不會比台灣好到哪裡去──尤其地貴、水貴、電貴,人力物力都昂貴,一切都要斤斤計較的情形下,各方面的體質簡直比台灣遜色太多了。
但為何新加坡總是在經濟表現上略勝一籌,企業能給出來的薪水也是「國際級水準」,即使經歷了經濟谷底,還是可以很快復甦起來?
我在長期觀察之後得到的答案是──因為新加坡「敢真的開放市場」,「敢將活水引入池塘」,讓不同產業內的本土企業、外商自由競合,適者生存。而企業為了領先競爭者,獲得更高的利潤,自然願意投資更多的成本,用更好的薪水,聘請一流的人才。
反觀台灣的情況呢?
先說一個真實的小故事:在一個飯局上,幾位專業人士正在暢談某項產品在市場上的分布狀況,而對未來充滿信心時,席間突然話鋒一轉,一位朋友笑咪咪地調侃著問我:「那台灣的市場,什麼時候『開放』呢?」
這一句話道破了台灣現有的難題。但由於答案非我能力所及,當時選擇微笑不語,以免掃了飯局的興。
台灣的市場,表面上看來當然一直都是「開放」的,力拼外資招商,更向來是每一任政府的重要經濟政見之一,但為什麼最後仍沒有產生開放的效益?招商成效更是慘不忍睹?
這個問題,我想問政府官員不會有正確的答案,不如聽聽「外資」自己怎麼說:
A是一個頗負盛名的新加坡專業顧問團隊,他們曾經接受一家全球知名企業的委託,對於在台灣「設點投資」,進行優劣分析,也與將該案於其他東亞國家進行的計畫相比較。
根據A的分析結果,台灣的優勢,不意外的正是台灣的高素質人力,和其「合理」(偏低)的薪資標準:當地(台灣)人事成本不高,即便只給該產業中新加坡從業人員平均薪資的一半,對於台灣來說都已是高薪水準,而且人才的來源穩定性十分足夠。
但劣勢在於──報吿中明確地寫著──台灣對於外資「友善程度不佳」,包括:外匯金流與投資審議等流程,有諸多不確定因素;過多潛在的政治不穩定風險;政府政策缺乏延續性,變動風險高;公務機關效率低落;稅務成本相對當地(台灣)競爭企業偏高(因台灣部分本土業者有政策性減稅),造成不公平競爭等等。
最後,因為綜合評估後認為「弊大於利」,這家企業並未選擇在台灣落腳。
這份評估更絕非特例:真正深入研究過台灣市場的外資企業,其實都有極為類似的結論──即使台灣看似「開放」,但由於本身市場量體小、又與國際市場接軌不足,再加上前述種種「狀況」,台灣如今已經被許多外資機構視為一個「封閉」,甚至「不友善」的市場。相對於鄰近競爭者的不斷進步,如今差距更越拉越大──而這也正是為什麼台灣的經濟,近年總是被形容為「死水一灘」,無法蓬勃發展,更越來越無法流動的原因之一。
台灣低薪問題的來源,矛頭指向的,其實是市場結構失衡,機會不平均,與企業缺乏外來競爭,甚至「劣幣逐良幣」。也因此,只是用政策一味強求企業老闆「佛心來的」為員工加薪,這是不可能的。
沒有錯,很多人會高喊著「保護台灣本土企業」、「別讓外資吃定台灣」,但同時間,我們保護的是誰?犧牲的又是誰呢?──沒有流動沒有競爭的人才市場,台灣的慣老闆永遠有給低薪的理由;沒有流動沒有競爭的內需市場,只會讓本地的財團資方繼續肆無忌憚地,綁架政府的各項政策。
自由而蓬勃發展的市場:積極引路,減少外資摸索,提供最短最快的捷徑
我們再將目光轉回新加坡──沒錯,這裡同樣有著許多問題,更絕非「理想國」。
但至少,在「營造自由而蓬勃發展的市場環境」,「積極吸引外資,創造良性競爭」這一點上,新加坡政府的實
在我們是《換日線》,是《天下雜誌》於2015年6月1日推出的全新網站,也是台灣媒體界的全新嘗試。集結來自全球各地超過40個城市的90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知不覺越來越冷,很多人到冬天都會發現,自己好像心情特別不好,或是情緒特別容易低落?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蔡百祥在臉書專頁「蔡百祥臨床心理師」發文表示,要小心這可能是季節性情緒
生活好書福市集本週六(廿三日)在北屯四張犁農村公園登場,今年第七屆主題推出「戶外閱讀」,現場設置帳篷與懶骨頭,準備卅個主題盲書袋,各放五本適合閤家閱讀書籍,讓民眾透過挑盲袋方式選書,鼓勵與親友一起來野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勞動部鼓勵中高齡退休族群重返職場,自今年2月實施「壯世代就業獎勵」,只要符合資格的退休族,重返職場滿一定時間,每人最高可領6萬元獎勵金,截至今年9月,成功協助10萬5561位中
「二○二四桃園仙草嘉年華」本月廿三日起至十二月一日在楊梅休閒農業區、楊梅警分局上湖派出所旁花田登場,現場約四公頃原本綠油油的仙草田,隨著濕冷天氣報到,紫色仙草已開花近三成,有「台版普羅旺斯」之稱。市府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2024世界棒球12強賽(2024 WBSC Premier 12)B組賽事,中華隊今天以2比1擊敗多明尼加,萊爾富即日起至11月15日23:59分推出Hi café 特大杯全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許多求職者都想知道,在面試中要如何讓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影片分享網站Vimeo的財務長蒙森(Gillian Munson)指出了求職者的嚴重警訊,就是根本沒有認真聽問題,並做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