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跨國公司人力資源主管的心情與心聲...
因為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關係,我比其他人多了一些機會觀察很多不同的主管在公司裡的管理風格、績效表現、職涯發展、甚至來來去去。有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是,職場上永遠有一些主管,忙到要死不活的地步,但更高階的主管並不肯定他的付出;也有一些主管,日子過得閒雲野鶴一般悠閒,然後打考績的時候備受讚許。
前一陣子跟一個年輕朋友相約喝下午茶。他原本是我們公司的同仁,離職以後去了一家企管顧問公司任職。一開始狀況挺不錯的,憑藉著之前的人脈,成功拿到了一些教育訓練課程的訂單,聽他說公司業績不錯,我想他應該很快就能站穩腳步。不過一兩年以後,輾轉聽到了不太一樣的消息,有一天收到他傳來的節慶問候簡訊,想了想,就直接約他來喝個下午茶,聽聽他最近的工作狀況。
只要是在公司裡工作的人,都會面對一個問題:如何了解自己在過去這段時間裡的表現到底好不好?如果你身為公司的主管,又該怎麼分別誰是優秀的員工而誰是表現不佳的員工,作為賞善罰惡的基礎?一般來說,那些規模大一點、或是制度化一點的公司,每年至少會進行一次或二次「績效評量」作業。
到底,去國外打工度假的經歷,寫在履歷表上是加分還是扣分呢?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個短期的寒假打工,在新光百貨公司 (地點應該是現在的新光三越南西店) 地下室的超級市場,那一年我15歲。
在職場上工作的人,只要講到薪水,絕大多數的人都有一堆意見:薪資太低、敘薪不公平、獎金計算公式不透明、調薪幅度太低、獎金沒有激勵效果...這當中多數的問題其實都和員工主觀的感受有關係;但有一個問題是和公司的管理有關的,那就是「為什麼薪資要保密?」
上下班需要打卡的員工是有明確的上下班時間的,超過晚上七點鐘不能下班,公司就必須依照當地的勞動法令支付給員工加班費;至於那些不需要打卡的員工,就是所謂的「責任制」的員工,公司會每半年依照你的工作目標達成率,發給目標獎金。
德國知名車廠在廢氣排放的數據上造假,引起軒然大波;日本就更不用提了,這幾年上過新聞頭條的醜聞就包括在財報上灌水的、汽車油耗測試造假的、竄改品管數據或食物製造/保存日期的... 很多人討論起這些公司究竟怎麼了,談到後來,「盲目追求KPI達成」成了很多人都提及的原因之一。
不知道怎麼著,最近又常常被很多年輕朋友問到這個問題:「我其實很想離職,但是我現在的工作才作一年,出去外面找工作,別人會不會覺得我穩定性不夠高呢?」
我經常有一種感觸,覺得自己在人生的路上一路疾駛,錯過了某一個應該轉彎的地方,於是來到現在這個全然陌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