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國際知名顧問公司企業諮詢部門高級顧問、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業務拓展部經理,十餘年行銷業務、經營管理經驗,專精於商業模式創新、行銷策略聚焦、管理流程優化與銷售團隊訓練,是台灣最被推薦的商管類專欄作者之一。
「開會」是上班族行事曆上不可或缺的項目,特別是晉升為管理職後,大小會議幾乎占據了主管大部分的時間。一次集合不同單位同事共聚一堂,看似為跨部門溝通的一種好方式。但是實際上許多效率低落的會議,經常圍繞在沒有建設性的對話,這些沒有產值的時間浪費,也隨著出席人數而倍數增加。 因此,若是我們瞭解到每位員工的時間都是最寶貴的資產,就有責任去共同維持會議進行的效率。特別是負責召開會議的主席,對於議題的主導、發言的聚焦、時間的掌控,絕對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資訊爆量的時代,不怕你「接收不到」訊息,而是怕你「接收不完」訊息,全球知名社群網站Facebook近期又更改了篩選機制,秀給你的東西,也就是賣給你的東西,你無從選擇,只能選擇「看」或「不看」、「買」或「不買」,Sell Smart!這很高招,任何企業都一樣,中心主旨不外乎一個單字「MONEY」!
有一句話說:「選擇比努力重要。」我同意它的出發點:先看清楚自己有哪些選擇,再付諸努力,以免事倍功半。然而,我又擔心年輕朋友簡化這句話,過度放大「選擇」的重要性,輕忽了「努力」的意涵。
那些理性的競爭條件(品質、價格、交期)容易被複製抄襲,但是感性的品牌價值深藏在顧客心中,具有獨特性和黏著度,才稱得上是無可取代的競爭力。
消費者的購買心理是屬於感性的購物行為,隨著商品的不同,消費型態也隨之改變。這時候業務員就有責任創造出新型態來吸引消費者,「薪」商機也會隨著增加。
評估一名運動選手的好壞,不是看他練習時的表現如何。因為不管是健身房還是練習比賽,環境的可預測性高、資源充足,和實際賽場上大不相同,很難看出一名選手的抗壓性。只有面對瞬息萬變的賽局、無法掌握的對手,甚至是各項條件對我不利的客場劣勢,才能試煉出一個人的真正實力,企業環境亦是如此。
去年商業周刊的「超業講堂」,不管是在講台上、講台下或是會後的交流時間,我都認識了很多頂尖的業務高手。我發現這些優秀的超級業務員,除了有求知若渴的態度,還有一項共通的特質,那就是「整合力」。
出生於多明尼加的羅賓森.坎諾(Robinson Cano)和王建民一樣,都從美國職棒洋基隊農場體系(小聯盟)培養出來的選手。2005年與王建民一同升上大聯盟後,各自打出優異的成績。
在自由經濟社會,「自利」是促成市場進步的重要推手。生產者以最有利的數量和方式生產商品,消費者以對自己最有利的邏輯做出選擇。有效率的供需機制促成繁榮的經濟,改善人們的生活水準。
如果你發現一名業務員面對客戶時,連交換名片的基本動作都出錯,你可以「訓練」他,包括交換名片的手勢、表情、時機等等,經過適度的提醒和練習,許多人都可以達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