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好文上架 > 名人視野

光喊團結沒有用!老闆缺乏同理心,誰還想付出

  • 2016-11-22
  • 文/袁大容
  • 圖/Uitleg & tekst
圖片來源:<a href="https://www.flickr.com/photos/260739

圖片來源:Uitleg & tekst,CC Licensed

老闆常說「大家是一個團隊」、「要團結」,但卻安插眼線甚至鼓勵內鬥以求控制......這樣的公司,怎麼可能團結?

把幾個人放在一起不代表這幾個人能形成團隊,這應該是常識,但許多企業認為只要在組織圖上把幾個人畫在同一個方格裡或是把一堆人畫在同一個組織圖裡,這些人就會團隊合作,完成上級交付的工作。

團隊的基本特徵是成員互助互補——成員能夠、願意、主動互相幫助與互相彌補其他成員的缺點。如果成員無法互助互補,則他們根本不是團隊,只能稱為一群人。

把幾個人放在一起,如果讓他們有機會和時間彼此瞭解,一段時間之後他們通常會自動形成團隊,這種現象常見於聚落、班級、企業裡的小單位。

人有群居的天性,所以形成團隊通常是水到渠成,而會破壞團隊的則通常是一些傳統、機械化或自以爲聰明的管理方式,例如講究尊卑或論資排輩、表彰個人表現而非團隊表現、強調個人職責並追究個人責任、績效考核分數強迫分配、拉大個人績效獎金差距、事事要求正式溝通、安插眼線甚至鼓勵內鬥以求控制、經常更換團隊成員、不處理少數缺乏同理心與責任心的成員等。有些主管則以爲靠主管要求就能建立團隊,因此經常把團隊掛在嘴邊,還不時來個精神訓話,但如果依然實施上述錯誤的管理制度,團隊還是無法形成。

最佳的團隊是在互助互補的基礎上建立成員對於團隊目標的共識;如果成員不能互助互補,就算大家對於團隊目標有共識,仍是一片散沙。事實上,如果成員能互助互補,團隊目標可能較容易建立,因爲成員會互相幫助,互相激勵,除非目標困難到大家認為就算互助互補也無法達成。

許多主管會想走捷徑,在團隊形成之前就要求大家「團結」在目標之下,但沒有互助互補的團結根本不是團隊。如果有團結無團隊,做得好最多會變成以團結之名行獨斷之實,做得不好就會變成陽奉陰違、明和暗鬥,但大部分臺灣人和中國人對團結的認知遠高於團隊,以為團結等於團隊。


※本文內容授權自《袁大容的深度聊天室》,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24小時必回覆》工作機會在這裡~
■ 華藝創意_採訪編輯(台北市)
■ 順美生物科技_專案招募推廣人員/儲備幹部(新北市)

袁大容

袁大容

在新竹人,美國康乃狄克大學MBA,職涯初期曾在數家小型公司與上市公司擔任行銷企劃與策略規劃主管,並在1998年創立一家網路公司,其後因緣際會轉往人資領域發展,任職某大型外商零售業之人資副總時爲該公司贏得2009年人力創新獎,亦曾赴中國大陸工作,目前在台灣某大型連鎖飯店總公司擔任人資長。

《本專欄文章列表》

最新文章更多好文上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