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Sebastiaan ter Burg ,CC Licensed
原則上,我是個喜歡交朋友的人,慢熟,但是好聊。
而且我交朋友的範圍很廣,幾乎葷素不忌,無論什麼樣的學經歷背景,基本上都能聊的很開心,因為我相信每個人都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一扇窗,或者一道門。窗越多,越能看到不同的生命風景;門越多,越有機會體驗多樣的人生可能性。
但獨獨有一種人,卻怎樣都很難聊得起來,這種人老喜歡把「我認識誰誰誰」或是「我和某某某很熟」掛在嘴邊,並且非常引以為傲,彷彿因為他們「認識」了這些名人,走路就會變得凜凜有風。對他們而言,「認識誰誰誰」儼然成了一種衡量身價高低的KPI,神聖而不可侵犯。
一來,我本來就不喜歡驕傲過頭的人,尤其這種人的驕傲大多建立在「貶低別人」的基礎上,這是我非常不欣賞的態度;二來,因為他們動輒引述「誰誰誰怎麼說」或「某某某如何認為」,乍聽之下言之有物,但卻非常淺薄,所以我很難從他們身上獲得不同的觀點或想法,看似一扇窗一道門,實際上只是高牆上的一抹粗劣彩繪,什麼也看不到,哪裡也去不了。
而我更好奇的是,他們真的認識那些誰誰誰或某某某嗎?而他們所謂的「認識」,和我們認知的「認識」是同一件事嗎?
在社群媒體的串連下,六度分隔理論縮短為只要透過4個人就可以連結到你想認識的任何一個人,「加好友」只需要一個點擊就能完成,對於很多名人而言,社群媒體是他們展演的舞台,我們很容易隔著螢幕窺探人們選擇性揭露的隱私,我們禮貌留言,他們客套回應,久而久之,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彼此很熟悉的錯覺;加上這幾年各種社交場域和商業聚會林立,人們如花蝴蝶般的穿梭其中,如蜻蜓點水般的互相交流,交換名片合影留念變成一種不成文的社交禮儀。
我並不是認為這樣的社交場域或商業聚會虛假而沒有意義,也不是說社群媒體上的好友關係脆弱而不堪一擊。只是有些人會過度放大這樣的關係,彷彿臉書上加了好友就真的是好友,以為交換了名片就等於交流了情誼,讓「認識」成為一種廉價而空洞的關係。
事實上,他們只是「知道」對方是誰,並不是真正「認識」對方,「知道」只是一種表面資訊的單向接收,「認識」則是一種內在情感的雙向交流。誤把「知道」當「認識」會有兩個顯而易見的風險,一來容易誤判情勢,讓自己陷入「澎風」的窘境,二來容易因為汲汲於經營人脈,卻忘了好好的經營自己。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采,天自安排」,與其像隻花蝴蝶似的到處拈花惹草,卻留不下半點深刻痕跡,不如好好的提升自我,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當你的格局越高、視野越廣、專業越深、心胸越寬、夢想越大,就越容易認識你想認識或值得你認識的人,甚至會有你想認識甚至值得你認識的人想要認識你,因為你已經成為一個值得認識的人。
曾經聽一位朋友分享,人脈的分佈某種程度很像圓錐體,越值得我們認識的人通常位於圓錐的越頂端(這裡所謂的值得認識沒有標準答案,端看你如何定義),他們有自己的人脈網絡與社交圈(或者說信任圈),很少出現在我們身邊。認識他們沒有捷徑,只能不斷的提升自己到圓錐的頂端,當你成為那盛開的花,自然有美麗的蝴蝶主動靠近。
記得,「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采,天自安排」,你認識誰並不重要,誰想認識你才有意義。
※本文內容授權自《團購先生的創業日記》,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公關行銷》工作機會在這裡~
在後青春期前中年已婚男子,曾遊走廣告圈、金融業與婚禮界,最後決定在網路社群購物的世界裡安身立命,擅長挖掘優質微品牌,分享創業小確幸,喜歡咖啡、美食、小酌、旅遊、閱讀、搞笑、交朋友,很高興認識你,啾咪~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知不覺越來越冷,很多人到冬天都會發現,自己好像心情特別不好,或是情緒特別容易低落?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蔡百祥在臉書專頁「蔡百祥臨床心理師」發文表示,要小心這可能是季節性情緒
生活好書福市集本週六(廿三日)在北屯四張犁農村公園登場,今年第七屆主題推出「戶外閱讀」,現場設置帳篷與懶骨頭,準備卅個主題盲書袋,各放五本適合閤家閱讀書籍,讓民眾透過挑盲袋方式選書,鼓勵與親友一起來野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勞動部鼓勵中高齡退休族群重返職場,自今年2月實施「壯世代就業獎勵」,只要符合資格的退休族,重返職場滿一定時間,每人最高可領6萬元獎勵金,截至今年9月,成功協助10萬5561位中
「二○二四桃園仙草嘉年華」本月廿三日起至十二月一日在楊梅休閒農業區、楊梅警分局上湖派出所旁花田登場,現場約四公頃原本綠油油的仙草田,隨著濕冷天氣報到,紫色仙草已開花近三成,有「台版普羅旺斯」之稱。市府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2024世界棒球12強賽(2024 WBSC Premier 12)B組賽事,中華隊今天以2比1擊敗多明尼加,萊爾富即日起至11月15日23:59分推出Hi café 特大杯全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許多求職者都想知道,在面試中要如何讓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影片分享網站Vimeo的財務長蒙森(Gillian Munson)指出了求職者的嚴重警訊,就是根本沒有認真聽問題,並做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