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示,習慣性午睡者,其腦容量較大,腦容量大是大腦健康的標誌,與退化疾病風險降低有關;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指出,睡眠是人體恢復和修復的重要過程,對大腦也不例外。在睡眠中,大腦會清除廢物、修復受損的神經元,並促進神經細胞的生長和連接。午睡可以為大腦提供額外的休息和恢復時間,從而促進大腦的健康和發育。
午睡可促進大腦發育
黃軒說,根據一項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與烏拉圭共和國大學合作的研究發現,相較於沒有習慣性午睡者,有午睡習慣者的大腦體積較大,此差異相當於2.6-6.5年的衰老。研究也發現,午睡可以促進大腦的海馬體、前額葉皮層等重要區域的發育。海馬體是負責記憶和學習的區域,前額葉皮層則負責執行高級認知功能,如決策、規劃、解決問題等。
不過,黃軒表示,事實上,大腦體積通常由遺傳、飲食、運動和整體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影響。雖然睡眠確實對大腦健康有益,但並沒有證據表示午睡可以直接導致大腦的「實質體積」增加。研究人員通過減緩大腦隨著年齡增長而萎縮的速度,有助於保護大腦較飽滿,看起來就像是萎縮的腦(無習慣性午睡者),其容積相對較小、而有習慣性午睡的人,大腦容積較大、較飽滿。
午睡時間不宜過晚、過長
午睡時間要多久?黃軒強調,午睡的效果,也取決於睡眠的時間和品質。午睡時間太長,可能會導致睡眠慣性,反而影響下午的工作和學習。因此,午睡時間最好控制在30-60分鐘之間,以獲得最佳的效果。以下為控制午睡時間的3個理由:
●午睡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以免影響夜間睡眠或導致睡眠慣性。
●午睡時間最佳在10-20分鐘左右,可以提高清醒度、注意力、記憶力和創造力。
●午睡時間不宜過晚(比如超過下午2點或3點),以免干擾晚上的入睡。
黃軒提醒,除控制好午睡時間,也建議民眾,午睡的環境應該安靜、舒適;睡前避免攝入咖啡因和酒精;午睡後不要立即起床,可以稍微活動一下,再開始工作或學習,掌握以上撇步,才有助保持大腦健康和發育,從而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以上訊息如有異動,請以最新公告為準。
※【自由健康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總是覺得睡不飽又水腫、頭腦混沌工作效率差?營養師黃品瑄於臉書粉專「營養師品瑄」發文說明,早上醒來常常疲累臉腫、怎麼運動都瘦不下來、老是嘴饞想吃東西、腦袋卡卡效率低等,這些大家以為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要在當今的就業市場上,找到一份高薪又能在家工作的職業是可能的,據統計,約有10%的私營部門勞動力是全遠端工作,另外有30%採混合工作模式。而遠端工作的好處之一,就是不需要通勤上班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很多人以為「每天要喝8杯水」,但事實上,人體所需的水分不只來自於飲用水,還包括湯、果汁、咖啡、甚至食物裡的水!好食課營養師Christina楊婷貽在臉書粉專「好食課」發文指出,一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同事上班偷睡覺該不該反映?網友發文說,新來的同事,雖然好相處,但上班常常偷睡覺,讓她感到心理不平衡。她問網友「遇到這種情況,該不該跟主管報備」?文章曝光後,許多網友都勸她不要多管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國內各行業都在喊缺工,根據勞動部調查,青年勞工在台「初次」尋職約有46.4%曾遇到困難,但63.8%青年求職者能在1個月內找到工作;有意赴海外工作的比率更持續下降至僅剩20.3
近期全球掀起關稅貿易戰,各大產業持續面臨缺工潮,加上電價恐將調漲引發通膨隱憂,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與今年第1季相較,無論企業主或勞工,對第2季景氣的展望,樂觀度明顯下滑,其中前資方樂觀度為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