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證明書(或稱離職證明書)是勞工用來證明自己的工作經驗、已經從前公司離職等事實,在謀求新職時,常會遇到新公司要求提出。因此,無論是勞工自己提離職,或是被前公司解僱,在勞動契約終止之後,如果勞工請求前公司發服務證明書,雇主或代理人依法有義務發給,不可以拒絕[1]。
雇主如果違法不發給服務證明,經過當地的主管機關查證屬實,依法可能被罰2萬~30萬元的罰鍰,主管機關還可以依照公司的規模、違反的情節等因素考量,加重罰到45萬元[2]。此外,一旦公司違反勞動基準法被主管機關裁罰,例如違法拒發服務證明,勞動部就會把公司的名稱和負責人的姓名都公布在網路上[3],讓勞工可以查到這些重要的勞動權益資訊。
二、雇主拒絕發離職證明時,我該怎麼辦?(一)申訴檢舉
雇主如果拒絕發離職證明,勞工可以透過申訴向主管機關檢舉,申訴的管道很多,不過目前比較方便的有電話和電子郵件:
1.電話:1955、1999
可以撥打1955勞工諮詢申訴專線,向中央的勞動部申訴,或是1999便民專線,向各地方政府申訴,由各地方政府主管機關直接來協助處理勞資爭議的陳情。
2.電子郵件
可以透過勞動部的民意信箱申訴,或是各縣市政府官網的民意信箱。
(二)勞資爭議調解或訴訟
如果發生雇主沒有給服務證明書這類的勞資爭議[4],雙方也可以透過申請勞資爭議調解的方式處理:勞工或雇主都可以向勞工工作地的縣市政府提出調解申請書[5],填妥姓名、地址等個人資料,還有請求調解的事情,並檢附相關資料[6],依照機關通知的時間出席調解會議,讓勞雇雙方可以在公正第三方的協調下解決問題。
但如果任一方不同意調解的條件,例如雇主仍然不願意開立服務證明書,導致勞資爭議調解不成立,無法用調解的方式解決爭執的話,或許也只能透過上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爭取權利[7]。訴訟的好處是判決結果對雙方都有強制力,但是相較之下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勞力、費用。
三、服務證明書上要記載哪些項目?附帶一提,服務證明書上面應該要有哪些內容呢?事實上法律並沒有明文規定,勞動部則認為應該記載勞工在公司的職務、工作性質、工作年資及工資[8]。
四、結論公司企業不發服務證明書給離職員工,當然是不合法的!雇主違法不發的行為可能會遭到罰鍰、公布公司及負責人的處分。勞工如果遇到雇主不願依法發給證明書的情形時,也可以透過申訴檢舉、申請調解或提起訴訟的方式主張自己法律上的權利。
註腳
[1]勞動基準法第19條:「勞動契約終止時,勞工如請求發給服務證明書,雇主或其代理人不得拒絕。」
[2]勞動基準法第79條第3項、第4項:「
III 違反第七條、第九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十九條、第二十八條第二項、第四十六條、第五十六條第一項、第六十五條第一項、第六十六條至第六十八條、第七十條或第七十四條第二項規定者,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
IV 有前三項規定行為之一者,主管機關得依事業規模、違反人數或違反情節,加重其罰鍰至法定罰鍰最高額二分之一。」
[3]勞動基準法第80條之1第1項:「違反本法經主管機關處以罰鍰者,主管機關應公布其事業單位或事業主之名稱、負責人姓名、處分期日、違反條文及罰鍰金額,並限期令其改善;屆期未改善者,應按次處罰。」
勞動部公告的網址請參考:https://announcement.mol.gov.tw/,例如在法規名稱選擇「勞動基準法」,條號填上「19」,就可以查到沒有依法發服務證明書被處罰的公司和負責人。
[4]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條第1款、第2款:「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勞資爭議:指權利事項及調整事項之勞資爭議。
二、權利事項之勞資爭議:指勞資雙方當事人基於法令、團體協約、勞動契約之規定所為權利義務之爭議。」
[5]勞資爭議處理法第9條第1項:「勞資爭議當事人一方申請調解時,應向勞方當事人勞務提供地之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提出調解申請書。」
[6]勞資爭議處理法第10條:「調解之申請,應提出調解申請書,並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及住所或居所;如為法人、雇主團體或工會時,其名稱、代表人及事務所或營業所;有代理人者,其姓名、名稱及住居所或事務所。
二、請求調解事項。
三、依第十一條第一項選定之調解方式。」
[7]例如臺灣高等法院108年度重勞上字第53號民事判決、臺灣高等法院108年度勞上字第106 號民事判決,都是涉及勞工請求公司開立服務證明書的訴訟。
[8]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資2字第0960079273號書函(2007/10/31):「……服務證明書之內涵,法無明文規定,惟應以記載有關勞工在事業單位內所擔任之職務、工作性質、工作年資及工資為主,合先敘明。
本文轉載自法律百科,原文作者/法律百科 ,原文標題《離職證明遲遲不給》
yes123求職網今(16)日公布「上班族離職與企業留才調查」。調查結果顯示,5成8勞工提出離職後曾經遭遇公司刁難,最常遇到的情況是,老東家以「找不到人」為理由,要求延後離職日。
根據勞動部統計,起於勞資對於離職原因有歧見的勞資爭議案件,去年計有899件。勞動部提醒,這類案件可向地方勞政主管機關申請調解,勞工可憑調解受理文件先提出失業給付申請,不用等待爭議結果確定。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同事上班偷睡覺該不該反映?網友發文說,新來的同事,雖然好相處,但上班常常偷睡覺,讓她感到心理不平衡。她問網友「遇到這種情況,該不該跟主管報備」?文章曝光後,許多網友都勸她不要多管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國內各行業都在喊缺工,根據勞動部調查,青年勞工在台「初次」尋職約有46.4%曾遇到困難,但63.8%青年求職者能在1個月內找到工作;有意赴海外工作的比率更持續下降至僅剩20.3
又到了年後轉職旺季,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高達66%的上班族,自認在提出辭呈後,遭到原公司各種形式的刁難,包括以不同理由要求延後離職、主管開始冷言冷語、工作量突然暴增,甚至要求放棄獎金或分紅。
近期全球掀起關稅貿易戰,各大產業持續面臨缺工潮,加上電價恐將調漲引發通膨隱憂,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與今年第1季相較,無論企業主或勞工,對第2季景氣的展望,樂觀度明顯下滑,其中前資方樂觀度為近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網友昨在Dcard抱怨,公司每月會請員工喝飲料,費用由訂飲料同事先墊再請款。但最近一名新人屢次拒絕墊錢,主管回,「那大家都不要喝」,就沒有這問題。讓她氣炸直呼,「年輕人真沒辦法接
LINE 稍早發處最新公告,iOS 版本出現「自動備份」設定異常,可能導致該功能遭到關閉。倘若用戶未能即時補救,恐會導致聊天記錄全消失。
一名大學生近日在Dcard抱怨參加學校就業博覽會的經驗,直言自己已經連續3年參加,不但從來沒抽中獎,今年更碰上大雨,最後只帶回一堆DM和無用的小贈品,讓他大喊「是不是沒什麼意義啊?」引起不少網友共鳴,
人工智慧(AI)正在重塑就業市場,但某些領域仍保持穩定,尋找一個能夠抵抗自動化影響的職業變得越來越重要。美國財經新聞網站《Money Talks News》整理了7大領域工作,這些職業提供一定的工作保
好想請長假!一名網友表示,以為無法請假是常態,結果發現 身邊的好友常常請假出國玩,她才發現只有自己每次請假被百般刁難。對此,原PO詢問網友,哪些工作請假不會被刁難?一票網友指出「這一行業」最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