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勞資會議?
(一)什麼是勞資會議?
「勞資會議」顧名思義是勞方代表與資方一起開會的會議,雖然勞資會議一定要由勞方與資方代表共同出席,但不是有勞資雙方在場的會議都是勞資會議,只有依照勞動基準法(以下稱勞基法)第83條[1]及勞資會議實施辦法的規定,依照一定的程序及形式[2]所召開的會議,才是勞基法的勞資會議。
(二)召開勞資會議的目的
勞資會議的立法宗旨是為了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提高工作效率,並至少每3個月召開一次,或於有臨時動議時可以召開[3],以期勞資雙方能有定期溝通的平台。且只要是有適用勞基法的事業單位[4]、或事業單位的事業場所[5]內勞工人數在30人以上,都應該要舉辦勞資會議[6],以期勞資雙方能有定期溝通的平臺。
(三)實際運作現況
但對於未召開勞資會議的事業單位,現行法令上並無對應的罰則,因此有些事業單位並沒有注意到勞資會議的重要性,也可能沒召開過勞資會議。
不過,雖然沒召開勞資會議本身沒有罰則,但雇主如果想要實施變形工時,或希望勞工配合加班等措施,若沒有經過勞資會議同意,雇主可能會被裁罰。
二、勞資會議可以決定什麼?
(一)勞資會議的重要性
雖然說未召開勞資會議沒有相應的罰則規範,但是綜觀勞基法規範,雇主在企業經營上的許多彈性措施,其實都需要經過勞資會議同意,才可以合法實施。也就是說,雇主部分經營措施實施的合法性,藉由法律規定將同意權利交由工會或勞資會議把關;而在臺灣工會組織成立的數量、比率偏低的情況下,勞資會議的功能就更顯重要。
(二)需要勞資會議同意的事項
依照現行勞基法的規定[7],如事業單位無工會的話,應由勞資會議同意的事項有:
1.雙週[8]、八週[9]及四週[10]變形工時。
2.延長工作時間[11],也就是俗稱的「加班」。
3.延長工時上限放寬[12]。
4.女性夜間工作[13]。
5.輪班制工作班次間隔時間放寬[14]。
6.放寬七休一例假的限制[15]。
(三)罰則
如果事業單位內沒有工會,雇主又沒有經過勞資會議同意,就直接實施上面所提的6項彈性措施,依照勞基法第75條以下罰則規定,各地主管機關可以對雇主進行行政裁罰[16]。
三、案例分析
回到案例,B不妨可以建議A公司定期召開勞資會議,增進企業內勞資雙方的良性溝通,而且就上面提到雇主的各項彈性措施,也可以在勞資會議中討論有沒有實施的必要,藉此促進勞資和諧,減少對立衝突,創造勞資雙贏的局面。
註腳
[1]勞動基準法第83條:「為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提高工作效率,事業單位應舉辦勞資會議。其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經濟部訂定,並報行政院核定。」
[2] 例如:關於勞資會議的參與者,勞資會議實施辦法第2至10條規定勞資會議勞方與資方代表之人選決定程序;選派勞方與資方代表完成後,依照勞資會議實施辦法第11條,需將名冊於15日內報請當地主管機關備查。
關於勞資會議的召開與程序,勞資會議實施辦法第20條規定,勞資會議開會通知要於會議7日前發出、提案內容要於會議3日前送予勞資會議代表;再就勞資會議的議事範圍及決議方式,也規定在勞資會議實施辦法第13至19條;勞資會議實施辦法第21條、第22條並規定,勞資會議須製作會議紀錄,將會議紀錄分送予工會及相關單位辦理。
[3] 勞資會議實施辦法第18條:「勞資會議至少每三個月舉辦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4] 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5款:「本法用詞,定義如下:……五、事業單位:指適用本法各業僱用勞工從事工作之機構。」
[5] 例如:分公司、分行、分局、分所、所屬各工廠及其他具「場所單位」性質者。
[6] 勞資會議實施辦法第2條第1項:「事業單位應依本辦法規定舉辦勞資會議;其事業場所勞工人數在三十人以上者,亦應分別舉辦之,其運作及勞資會議代表之選舉,準用本辦法所定事業單位之相關規定。」
[7] 勞動基準法以外,其他法規也有規定必須經過勞資會議同意的事項,例如天災出勤、年金保險事宜等(條文如下),但本文僅限於勞動基準法的介紹。
天然災害發生事業單位勞工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要點第4條:「事業單位因業務性質需要,需特定勞工於天然災害發生時(後)出勤者,應由勞雇雙方於事前約定;有工會者,應徵得工會同意,無工會者,應經勞資會議同意。」
勞工退休金條例第35條第1項:「事業單位僱用勞工人數二百人以上,經工會同意,或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得為以書面選擇投保年金保險之勞工,投保符合保險法規定之年金保險。」
[8] 勞動基準法第30條第2項:「前項正常工作時間,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得將其二週內二日之正常工作時數,分配於其他工作日。其分配於其他工作日之時數,每日不得超過二小時。但每週工作總時數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
[9] 勞動基準法第30條第3項:「第一項正常工作時間,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得將八週內之正常工作時數加以分配。但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八小時,每週工作總時數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
[10] 勞動基準法第30條之1第1項:「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行業,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其工作時間得依下列原則變更:
一、四週內正常工作時數分配於其他工作日之時數,每日不得超過二小時,不受前條第二項至第四項規定之限制。
二、當日正常工作時間達十小時者,其延長之工作時間不得超過二小時。
三、女性勞工,除妊娠或哺乳期間者外,於夜間工作,不受第四十九條第一項之限制。但雇主應提供必要之安全衛生設施。」
[11] 勞動基準法第32條第1項:「雇主有使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工作之必要者,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得將工作時間延長之。」
[12] 勞動基準法第32條第2項:「前項雇主延長勞工之工作時間連同正常工作時間,一日不得超過十二小時;延長之工作時間,一個月不得超過四十六小時,但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延長之工作時間,一個月不得超過五十四小時,每三個月不得超過一百三十八小時。」
[13] 勞動基準法第49條第1項:「雇主不得使女工於午後十時至翌晨六時之時間內工作。但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且符合下列各款規定者,不在此限:
一、提供必要之安全衛生設施。
二、無大眾運輸工具可資運用時,提供交通工具或安排女工宿舍。」
[14] 勞動基準法第34條:「
I 勞工工作採輪班制者,其工作班次,每週更換一次。但經勞工同意者不在此限。
II 依前項更換班次時,至少應有連續十一小時之休息時間。但因工作特性或特殊原因,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商請中央主管機關公告者,得變更休息時間不少於連續八小時。
III 雇主依前項但書規定變更休息時間者,應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始得為之。雇主僱用勞工人數在三十人以上者,應報當地主管機關備查。」
[15] 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5項:「前項所定例假之調整,應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始得為之。雇主僱用勞工人數在三十人以上者,應報當地主管機關備查。」
[16] 勞動基準法第11章罰則。
本文轉載自法律百科,原文作者/康立賢 ,原文標題《勞資會議是什麼?勞資會議可以決定什麼?》
勞工在職場上常遇到的勞動權益爭議,比方加班費、積欠工資、休假、職業災害……等勞動基準法(以下簡稱「勞基法」)案件為大宗,勞工最常遭遇的勞資爭議,除了向公司內部的工會或雇主反映以外,還有哪一些申訴的管道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求職最怕遇到「錄取後又反悔」的狀況。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收到錄取通知後才提離職,沒想到報到當天,公司竟直接通知她「職位取消」,讓她當場領了非自願離職,氣得直呼,「還有比
好想請長假!一名網友表示,以為無法請假是常態,結果發現 身邊的好友常常請假出國玩,她才發現只有自己每次請假被百般刁難。對此,原PO詢問網友,哪些工作請假不會被刁難?一票網友指出「這一行業」最容易。
近期全球掀起關稅貿易戰,各大產業持續面臨缺工潮,加上電價恐將調漲引發通膨隱憂,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與今年第1季相較,無論企業主或勞工,對第2季景氣的展望,樂觀度明顯下滑,其中前資方樂觀度為近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原來面試還有這種操作。網友發文分享,她在面試時,緊張到聲音發抖,沒想到主管竟拿出紅酒讓她放鬆,邊喝邊聊後剩下的酒還送她,最終她順利錄取。貼文曝光,也釣出網友遇過的奇葩面試經歷。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同事上班偷睡覺該不該反映?網友發文說,新來的同事,雖然好相處,但上班常常偷睡覺,讓她感到心理不平衡。她問網友「遇到這種情況,該不該跟主管報備」?文章曝光後,許多網友都勸她不要多管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國內各行業都在喊缺工,根據勞動部調查,青年勞工在台「初次」尋職約有46.4%曾遇到困難,但63.8%青年求職者能在1個月內找到工作;有意赴海外工作的比率更持續下降至僅剩20.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網友昨在Dcard抱怨,公司每月會請員工喝飲料,費用由訂飲料同事先墊再請款。但最近一名新人屢次拒絕墊錢,主管回,「那大家都不要喝」,就沒有這問題。讓她氣炸直呼,「年輕人真沒辦法接
LINE 稍早發處最新公告,iOS 版本出現「自動備份」設定異常,可能導致該功能遭到關閉。倘若用戶未能即時補救,恐會導致聊天記錄全消失。
又到了年後轉職旺季,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高達66%的上班族,自認在提出辭呈後,遭到原公司各種形式的刁難,包括以不同理由要求延後離職、主管開始冷言冷語、工作量突然暴增,甚至要求放棄獎金或分紅。
一名大學生近日在Dcard抱怨參加學校就業博覽會的經驗,直言自己已經連續3年參加,不但從來沒抽中獎,今年更碰上大雨,最後只帶回一堆DM和無用的小贈品,讓他大喊「是不是沒什麼意義啊?」引起不少網友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