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工作效率不想一片白,就得維持這些習慣。(翻攝自pinterest)
1.維持原本的作息
在家工作的好處之一,就是少了通勤的時間,這看來似乎可以多睡半小時的機會,在專家眼中,正是破壞你工作效率的第一個地雷!
想要維持工作效率,最好依照原本起床的時間,還有上、下班與休息時間,這樣才不容易「走針」變懶散,且明確的劃分時間,也更利於切換上下班的模式,保持作息正常。
維持原本的作息,不讓懶散找上門。(翻攝自pinterest)
2、劃分出工作區域
進到公司,總是很自然的就會開啟工作模式,若想要在家也一樣有效率的工作,規劃出明確的工作地點也很重要,目的就是要你「切換」到工作模式。
畢竟家中的誘惑太多,又是床、又是電視、又是冰箱,一個專屬的工作空間,且最好避免干擾,不要出現不該在辦公時出現的東西,例如遙控器、雜誌等,都可以幫助你更快進入狀況。
規劃出適合工作的區域,幫助自己一秒進入狀況。(翻攝自ikeajapan IG)
3、維持工作儀式
有些人習慣早上要喝一杯咖啡、或是伸展一下,才能進入工作狀況,類似這樣的「工作儀式」千萬不要省略掉,這些動作被視為一種進入工作前的「暗示」,當你的身體和大腦接收到這樣的提醒,就會知道該進入工作了!
早上習慣喝杯咖啡才開工?就維持這個習慣吧!(翻攝自pinterest)
4、訂好當天目標
在家工作,一定要先規畫好自己當天要達成的目標,可以列一張清單來提醒自己,不僅效率會提高,也更容易聚焦。
一般建議,趁著早上精神好,最好先開始處理最重要或難搞的工作,完成一樣就劃掉清單上的項目,你也更能掌握自己的進度。
把當天工作目標寫下來,更能幫助自己了解進度。(翻攝自pinterest)
5.結束工作前的檢視
每天工作結束前,建議最好檢視一下今日的工作目標完成了多少,並制定遠程的目標及明日工作計畫。透過這個動作,不僅可以調整自己工作的步調(例如是不是目標訂太多,難以達成?),也能幫助自己適當的制定明日或一周的工作計畫,讓自己即使在家工作依舊維持高效率。
檢視一天的狀況,可以幫助調整明天、制定接下來一周的進度。(翻攝自pinterest)
※本文內容授權自 《自由時報》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在成立於1980年的自由時報,發行量與閱報率持續居全國第一,受到廣大讀者肯定。自由時報是一份最尊重台灣人意願,並追求新聞真相的報紙,不阿諛、不偏袒、不渲染,自由時報只對歷史負責,發揮「第四權」的監督精神。
身為職場人,一年四季都握著辭呈,在辭與不辭間游移不定。但在正式提離職前,先想清楚到底是不滿現在的工作待遇,還是真的想嘗試新工作。
投資的第一條原則是:不要賠錢。同理可證,職業生涯的第一條原則是:停止犯錯,所以讓我們來看看人們發現自己的熱情後最常犯的七個錯誤。
OpenAI 正式在 Microsoft Store 上架 ChatGPT 官方 App,讓 Windows 11 電腦用戶可以通過快捷鍵,迅速呼喚生成式 AI 助理解決各種疑難雜症。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許多求職者都想知道,在面試中要如何讓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影片分享網站Vimeo的財務長蒙森(Gillian Munson)指出了求職者的嚴重警訊,就是根本沒有認真聽問題,並做出了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知不覺越來越冷,很多人到冬天都會發現,自己好像心情特別不好,或是情緒特別容易低落?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蔡百祥在臉書專頁「蔡百祥臨床心理師」發文表示,要小心這可能是季節性情緒
生活好書福市集本週六(廿三日)在北屯四張犁農村公園登場,今年第七屆主題推出「戶外閱讀」,現場設置帳篷與懶骨頭,準備卅個主題盲書袋,各放五本適合閤家閱讀書籍,讓民眾透過挑盲袋方式選書,鼓勵與親友一起來野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勞動部鼓勵中高齡退休族群重返職場,自今年2月實施「壯世代就業獎勵」,只要符合資格的退休族,重返職場滿一定時間,每人最高可領6萬元獎勵金,截至今年9月,成功協助10萬5561位中
「二○二四桃園仙草嘉年華」本月廿三日起至十二月一日在楊梅休閒農業區、楊梅警分局上湖派出所旁花田登場,現場約四公頃原本綠油油的仙草田,隨著濕冷天氣報到,紫色仙草已開花近三成,有「台版普羅旺斯」之稱。市府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2024世界棒球12強賽(2024 WBSC Premier 12)B組賽事,中華隊今天以2比1擊敗多明尼加,萊爾富即日起至11月15日23:59分推出Hi café 特大杯全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上班久坐電腦桌前,經常腰痠背痛好痛苦?可能是你的坐姿不對!對此,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在臉書專頁「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宜蘭神經外科推薦 礁溪診所 陽明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