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好文上架 > 職場新知

溝通必須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 2014-9-4
  • 文/金鼎運
圖片來源:[esenkartal]/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esenkartal]/Getty Images

為了要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哈伯馬斯提出的「溝通理性」,我們有必要從發展心理學來了解人們思考的歷程。將小嬰兒把媽媽當作溝通練習對象的行為好好分析一番,便能清楚發現「溝通理性」的起源。


首先,在孩子「比手畫腳」的過程中,只是把媽媽當作一種溝通的手段,而不是一種目的。孩子一看到媽媽便不斷地比手畫腳,若順著孩子的指尖方向看去,無疑是他心中想要的東西,然後媽媽就會順著這個指令,把物品安穩地放入孩子的手裡。我將這個過程定義為「前指示性溝通」(proto-imperative communication)。

根據哈伯瑪斯的定義,孩子就是想要藉由指示媽媽這個手段,來達成拿到想要的物品的這個目的,而「比手畫腳」就成了「工具理性」的起源了。但對孩子而言,並沒有把媽媽當作手段的意思呀。

孩子看到新奇的東西,雖然有點害怕,但臉上還是充滿好奇心。這個時候孩子也會像剛剛所說的一樣,指著物品做出「比手畫腳」的動作。不過這次的目的與之前稍稍有些不同。孩子並不是真的想擁有那個東西,而是想了解那究竟是什麼。至少想要摸摸看,才知道那個東西恐不恐怖,或著摸了會不會痛。

這時孩子「比手畫腳」的目的,就在於獲得媽媽的說明,也就是說,「拿物品」變成了一種手段,而「媽媽的說明」才是那個目的。比起前面提及的「前指示性溝通」,用「前敘述性溝通」(proto-declarative communication)來定義孩子的 「比手畫腳」可能較為貼切。

哈伯馬斯主張的「溝通理性」,其實就源自於「前敘述性溝通」。這個溝通的出發點並不是把人當作手段,而是以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本身為目的。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必定會經歷「溝通理性」這個哲學概念,這也是我用心理學觀點比較接近的解釋。

人們會參考他人情緒來決定自己反應

雖然孩子「比手畫腳」的目的在於,得到媽媽的說明,但從另一方面看來,孩子也可能是想更了解媽媽的感受。要孩子用很理論的方式來了解媽媽的說明並不容易,但孩子們會依據媽媽的表情及動作,決定自己的情緒反應。

對於陌生的物品,媽媽如果露出遲疑或不安的表情,孩子也會跟著不安,甚至躲到媽媽身後嚎啕大哭;但若是媽媽說了句「沒關係」,並且安撫他的話,孩子就會卸下防備,開始接近那個物品,甚至伸手觸碰它。這在發展心理學中,被稱為「社會參照」(social referencing)的概念。

所謂的「社會參照」,是指人們會參照他人的情緒後,再決定自己的反應。在社會參照的運作中,媽媽的說明或情緒反應,將成為孩子社會化過程的決定性依據。舉例來說,以前的媽媽們總是很害怕外國人,若和孩子一起走在路上遇到了外國人,媽媽反而會先感到畏縮,孩子們參照了媽媽對於陌生外國人的反應,自己就也莫名地開始害怕外國人了。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我們面對身心障礙者的反應。就算我們只是個孩子時,若走在路上遇見身心障礙者,不免會有些害怕,這就是因為參照了媽媽看到身心障礙者的情緒反應的結果。但最近的小孩已經不同了,因為最近的年輕媽媽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情緒反應,比起過往的媽媽們有所不同,能更自然而然地面對了。

以媽媽的情緒性反應為根據的社會性行為,是從孩子與媽媽的遊戲中形成的。媽媽與孩子間最經典的遊戲,就是「捉迷藏」。

像是媽媽把玩偶藏在背後,然後又突然拿到孩子眼前說:「唉呀,在這裡呢。」這種的遊戲。孩子對突然出現的玩偶感到驚奇不已,於是咯咯地笑著,這個遊戲能在媽媽與孩子間持續好幾個小時。神奇的是,幾乎不分人種,在所有的文化之中,這個遊戲都是最受媽媽與孩子歡迎的。

孩子們在捉迷藏中所學到的東西,就是他人與自身間分享的某種情緒。而認知到其他人跟自己具有情感共享這件事情,就是心理學基礎中,以哈伯馬斯的溝通理性為前提所形成的互為主體性。

將與人的相處本身為目的,而事物只是過程手段的「溝通理性」,就在媽媽與孩子源源不絕的笑聲中形成了穩健的基礎。我們可以說,如果沒有遊戲的話,就沒有所謂的溝通理性。

※本文內容授權自《寶鼎出版》,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有多會玩就有多成功

有多會玩就有多成功

在「成功了才會幸福」是錯誤觀念,現在幸福的人未來更可能會成功!真正的成功包含三個「C」:1. Contentment(滿足):對於自己努力的成果感到滿足,並且心懷感謝。2. Calmness(平靜):如果沒有獲得心靈平靜,不算是真的成功。3. Connection(關係):能和親友、愛人分享喜悅,否則都不具任何意義。

《本專欄文章列表》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更多好文上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