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好文上架 > 名人視野

該去對岸工作嗎?人資主管給你的中肯建議

  • 2018-5-22
  • 文/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
  • 圖/Jorge Díaz
圖片來源:<a href="https://www.flickr.com/photos/xurde/

圖片來源:Jorge Díaz,CC Licensed

「最近有獵人頭顧問和我連絡,詢問我對於關於中國的工作機會有沒有興趣。請問我可以聽聽看板主的見解嗎?」這大概是這兩三年來,我的部落格上定期會出現的問題。

職涯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其中的道理就像是:即便你熟讀檯面上某一位企業家的自傳,做和他一樣的決定,也不可能像他一樣成功。沒有哪二個人可以走出一模一樣的路來,更別提每一個人決策考慮的因素都不一樣:舞台有多大、薪水有多高、前景好不好、家人怎麼安排等等,莫不是實際的問題。現在會考慮到中國工作的人,幾乎都著眼於更高的財務報酬和未來更大的發展機會;至於那些經過深思熟慮以後決定留在台灣的,則通常都是因為家庭因素或是風險考量。這應該不是對錯問題,但從比較悲觀的角度出發,現在台灣人可以自主選擇要不要去中國工作,還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不知道會不會再過一兩個世代,到中國工作變成我們這一代必須要離鄉去台北找工作一樣,是個不滿意但必須接受的選擇。

從人力資源專業的角度出發,我覺得自己總還是有一些觀點可以和大家分享。

其實就算不是中國,如果有人提供給你海外工作的機會,只要薪資福利可以接受,都應該要認真考慮。

這是一個越來越「平」的世界,你不去國際上和別人競爭,別人也會透過各種方式來台灣和我們競爭。比方說你是研發手機的,在台灣不乏工作機會;但美國、韓國的高價手機和中國的低價手機,事實上正在逐漸侵蝕台灣的手機大廠的獲利,進一步壓縮你的雇主可以雇用的人力。不過若要開始講這個問題,大概再三倍的篇幅也講不完,總而言之,到台灣以外的地方去工作幾年,你會經歷到、學習到很多在台灣沒有的經驗。我當年到海外工作的那段日子,人生地不熟,面對新的工作夥伴、新的工作流程、沒有一個人聽得懂或是會講你從小講到大的語言...我還記得我剛去的前幾天,幾乎沒有一晚是睡得好的。中國大概好一點,但嚴格地說,除了語言文字接近(我甚至不會樂觀到用「相同」來形容),文化上那也就是個「國外」。但正因為有這些差異,你會學習得特別快、會看到很多以前沒有機會看到的人事物。而這絕對是你在台灣無論花多少錢去參加觀光團或自助旅遊(後者好一點)都不會得到的人生經驗。

也許這是一種本能,但只要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大多數人的潛力都會馬上被激發出來。中國因為人口眾多,許多人真的就是用盡了各種方法想要出頭。在較大的壓力和競爭之下,許多轉赴中國的工作者都因此有了非常多的成長。

到不同的國家工作,會學到的事情是很不一樣的。某一些國家的人民會認為工作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或是追求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但在中國則顯然不是這麼一回事。相較於台灣,工作或薪資在中國經常代表了成功或失敗的評量標準。也因此,我的個人經驗是,你在台灣的職場上會遇到的很多經驗,無論好的或是壞的,在中國都會放大很多倍。

中國真的就是個大國,很多舞台和空間不是台灣這個島嶼可以提供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台灣,很多職銜掛協理的人,轄下直接管理的就是三位部門經理;但我前一陣子聽某一個在上海工作的朋友說,在他的公司裡,一位協理旗下大概要管50到100位經理!你可以想像得到,如果你需要管三個經理,你負責的工作大概是什麼、薪水又該是多少;再對照一下如果你需要管50位經理,你負責的任務大概會變成什麼樣子、以及公司會支付你多少錢的薪水。

不同規格的工作內容、不同規格的薪資福利待遇。這是很多前往中國的台灣工作者追求的目標,也可能是現階段的台灣越來越難提供(在台灣,這樣的位子大概都已經被其他人佔住了,很少有新的位子產生,你也看不見他們離開這個位子的機會)的。

但壞事也同樣以倍數放大。為了幾百元人民幣的差異而跳槽的故事在中國時有所聞、為了競爭主管的位子而被同事中傷或毀謗,我自己也親眼見過不少次。其他像是收受回扣、在辦公室裡組小圈圈、走旁門左道以求得到升遷...這些事情只要有人的地方本來就都會有,當工作環境的競爭變得激烈,這些行為就隨著被顯著地引發。台灣人向來重視敦厚的美德,很多人到了中國的初期或多或少都吃過一些虧。

因為這些那些不好的經驗,我自己初到中國的時候,很多更早到中國發展的前輩都會授以「厚黑」的心法以幫助我在中國生存下來。不過其實我會說,「禮尚往來」是不同文化之間的共同信念價值。我還真的不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古訓是源於中國或是台灣,但至少對我來說,記得這二句話就非常好用了。

還有一個常常必須提醒打算去中國工作的朋友考慮的,是中年以後生涯規劃的問題。我有一個朋友年輕的時候就去了中國工作,然後隨著公司的政策調整,他到了越南繼續建廠和管理生產線的工作。一晃眼七八年過去,他自己年近35歲、父母的健康狀況也開始走下坡,於是很正常的,他考慮要回台灣工作。

我想大家都猜得到結果了,他在台灣找工作並不順利,非常多公司找他去面試,但絕大多數都希望借重他在海外管理工廠的經驗,繼續在海外工作。所以每一次只要他提到他正在找一個可以留在台灣的工作,就再也沒有下文。

而且這種故事還真的不少。一位年輕朋友在中國的某台商公司負責業務,每年可以動用的預算高達千萬人民幣。後來他因為家庭因素想要回台灣工作,才發現他的年資和經驗在台灣大概只能找到基層業務主管的職務,後來他跟我分享,他現在在公司裡,連要買個簡單的禮物送給客戶,都要他老闆的老闆同意才算數。

很多人會問我,如果我去中國工作以後發現不適應,我還有機會可以回來台灣嗎?關於這個問題,我聽過最機車的說法來自於我以前的老闆,他曾經告訴我說:「如果你去中國做得好,你大概也不會想要回台灣工作了;如果你去中國做得不好,你大概也不可能再回台灣工作了。」

我沒有這麼機車,但我確實同意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果你的故鄉是高雄美濃,而你在台北工作,現在你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要回故鄉,請問你可以做什麼工作?我當然不是歧視美濃,因為那正好就是我每一年過年過節都要回去的地方。但我心裡非常清楚,我在那裡找不到一個同樣性質的工作,可以提供給我一樣的舞台並且支付我一樣的薪水。拿這兩個城市來比較也許是過份了點,但就算沒有這麼極端,類似的問題仍然都會存在。

換了一個工作環境,心態就必須要歸零。就算在台灣換個公司也是如此,跟是不是中國沒有太大的關係。比方說你原來在中國是個手握上千萬預算資源的行銷主管,回台灣以後也許找不到這樣的工作,但小一點的公司少一點的資源,換得的是陪伴家人的時間和機會;真的找不到相同性質的工作,擔任講師分享你在中國的行銷經驗,也不失為一個好的出路。

你要去中國,請想清楚你為了什麼而去;有一天你要回台灣,也請記得你為什麼而回來。剩下的,其實很殘酷也很現實:人才無論到哪裡都會被賞識和看重。至少在現在,台灣絕對有工作機會留給台幹、但恐怕不會有太多工作機會留給台流。

最後講一個小故事,好幾年前我和二個公司裡的同事一起去登長城,他們二人分別是台北人和上海人。我還記得那是個零下十幾度的冬天。到了長城,來自台北的同事看著長城北面荒涼的土地,說了一句話:「可以想像古時候駐守在這裡的將士們,生活該有多辛苦。」結果來自上海的朋友看著長城南面,也說了一句話:「可以想像古時候為什麼那麼多人為了皇帝的位子爭得你死我活,你看這城牆以南都是我一個人的,該是一件多得意的事情?」

我們這群追求生活中的小確幸就開心得不得了的台灣人,真的準備好要去和中國人競爭了嗎?


※本文內容授權自《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

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

在一個跨國公司人力資源主管的心情與心聲...

《本專欄文章列表》

最新文章更多好文上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