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好文上架 > 職場新知

「幫忙『喬』一下,也要收費喔?」只會cost down的老闆,逼走專業人才

  • 2018-3-5
  • 文/Jack Huang/The World
  • 圖/Ken Teegardin
圖片來源:<a href="https://www.flickr.com/photos/teegar

圖片來源:Ken Teegardin,CC Licensed

「哎呀!設計個 logo 而已,就簡單畫一下不要收錢嘛!」從事設計相關工作的朋友,對這句話可能都不陌生。資方擅長砍價的那一套,總覺得很多「專業」與「經驗」沒什麼,不值得付出相當的薪酬。

在台灣經濟成長最輝煌的那個年代,大抵是無數中小企業們,以「加工出口」賺取外匯為主要核心。由於該類型、規模的企業和產業,深受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對成本很是敏感,也不意外地養成一種「以低價搶單」、「極小化各項成本」的經營思維。

"Cost down"這個由台灣人發明的「動詞、名詞兼形容詞」(英文原意為"reduce the cost",英美等地普遍均無 cost down 的用法),遂成為近年討論到「台灣企業」、「台灣老闆」思維時,常被使用的關鍵字。

例如:「沒有 cost down(名詞),哪來高毛利?」「cost down(動詞)研發部門預算,把資源投入業務端吧!」「cost down(形容詞)的經營者心態,真要不得。」⋯⋯等等。

這倒也不能說全都是台灣企業、老闆的錯。畢竟,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大環境與相應的生存方式,勞方與資方的權利消長,更是一條「剪不斷理還亂」的拉鋸戰線。同時不可否認的是,台灣有史以來經濟發展最好的時代,確實也是從一點一滴的"cost down"累積而來。

20 年前的「成功模式」,今日早已不再適用

然而,時代是會不斷改變、演進的,把 20 年前的「成功方程式」用於面對當今的世界,結果往往不太妙。傳統上資方擅長砍價的那一套,總覺得很多「專業」與「經驗」沒什麼,不值得付出相當的薪酬,實在不是如今妥當的經營之道。

身邊從事設計、文創相關工作的朋友,對上述情況可能感觸最深:最容易「一句話惹毛設計師」的,大概莫過於「哎呀!不過設計個 logo 而已,又不難,你就簡單畫一下不要收錢嘛!」;或是在 IT 領域的工程師,不免也時常被要求:「這個軟體用不了/電源燈沒亮,過來幫我看一下」⋯⋯之類的。

但是不好意思,這世上沒有東西是免費的,看似簡單的操作背後,很可能是人家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累積。若是真的很熟,偶爾義務幫個忙倒是沒有什麼關係,但提出要求的那一方,必須清楚的知道自己正在消耗別人的時間、經歷,以及那些根本難以計價的 know how。

我不確定這會不會是台灣薪資長年凍漲的原因之一,也不是要再煽動那些已吵爛了的勞資糾紛議題,當然更非要一股惱不分青紅皂白地鼓吹「勞權至上、青年造反有理」什麼的,但確實從自己身邊的經驗觀察,台灣目前掌握資源的「那群人」,或者在勞資合約上屬於「甲方」的人,確實有不少仍存在著「能"cost down"就"cost down"」;用人情綁架「能凹就凹」,或者乾脆踐踏專業,覺得很多事情根本「沒什麼」的心態。

我想分享一些個人的小經驗,當然,這邊先打個預防針,我並非要宣稱自己在個別領域有多專業、多麼的不可或缺,存粹是從不同資方的處理方式,來試著思考一下台灣從私部門到公部門,是否太過敏感於「成本與價格」,導致在某些時候,缺乏對勞方的付出該有的尊重。

「打個電話幫『喬』一下新南向活動,這樣也要收費喔?」

與很多台灣人一樣,我們在人生的某個時刻選擇出走,落腳在世界上某個地方,或咬牙離鄉打拼,或甘之如飴地在海外工作與生活。幾年下來,也累積了一些在地資本、人脈、與工作經驗,甚至有些積極組織、參與社團的台灣人,也漸漸在某些圈子中打響名號。他們之中很多人白天有自己的正職工作,利用公餘時間分享資訊、幫助後輩,不外乎就是希望大家既然人在異鄉,台灣人自然是要多幫台灣人。

剛好適逢政府推出「新南向計畫」,我們這批常駐東南亞的台灣人,好像也搭著這波熱潮而「紅」了起來。當然,生而逢時,若能在能力範圍(和心甘情願)的前提下,去協助商機對接、落地媒合、或者考察拜會等,貢獻一點自己的能力與人脈,也能真正幫助想南向的人少走些冤枉路。並且,視不同的專案而異,有些額外的工作,直接了當的詢問該收取的費用,其實並無不可。

「蛤?不就只是讓你幫忙安排個會面,啊你就打個電話去喬一下就好,這也要收費喔?」

然而,某位同樣長年派駐在國外的朋友,積極又熱心,在某次來自台灣某單位的請託下,花了無數的時間與精力接洽後,卻被對方以一副「你們怎麼這麼不懂人情事故」的語氣,試圖拒絕對此安排給予任何預算。

關於這件事,暫且不論僵固的預算規範與法規(可能對方也十分無奈)或其他可能魚目混珠的胡亂報價,但就實際確實協助到參訪單位接觸到高於他們期待的人物/組織,我的看法如下:

1. 作為中間接洽的角色,這本來就屬於「顧問」類型的工作,台灣很多中小企業或政府部門,一向對於顧問的專業不甚尊重,總以為不過是「打幾通電話」、「發幾封 email」而已。

2. 同上,就算真的僅僅是打幾通電話,那也要有本事聯絡得到那些東南亞的「重量人物」。這背後,是多少年的人脈經營,資訊交換與累積,以及能夠長期深入的經營在地社群的能力?

3. 再說了,除非真的是很熟很熟,或某些曾欠過人情不得不「還債」的狀況,不然,台灣方的一個要求過來,多半附帶不少「自以為沒什麼」的條件(期待),這些很可能都是額外的時間成本,必須妥善的一一接洽與安排。

「台灣其實一直都缺乏對顧問專業的尊重,當然,作為提供資訊或勞務的乙方,長年來也礙於某些道德綁架與人情壓力,不好意思提出該有的酬勞⋯⋯」一位長年在新加坡工作的朋友,對此最有感觸,作為在地台灣人社團的經營者,除了自己平時正職的工作外,花費了大量的心思與經歷,協助來自台灣的各類要求。

「這樣是無法永續經營的⋯⋯這種有的沒的商機媒合,又不是做慈善,講白了不就是幫政府達成新南向的 KPI,或是幫廠商媒合商機賺錢。」這位已取得新加坡籍的朋友補充,他表示,在一向講求專業能力的新加坡,做多少事,有多少成果,收多少費用,合情合理,雙方反而更能長久合作。

某國「縣級單位」的邀約

我也不禁想到之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由於在聯合國任職的關係,平時也樂於分享資訊。某次,某國某縣級單位想要舉辦農業相關的論壇,主辦方透過我的一位朋友來接洽,希望能請我幫忙推薦幾位在聯合國農業部門的專家,出席他們的會議,並簡單致詞。

在悉知活動議題與流程後,確實是個單純的農業專家學者聚會,而主辦法也很不避諱的說明「希望能邀請到國際級的嘉賓,這樣會讓活動更高端大氣上檔次」,我的確有些在聯合國農糧署的人脈,經過正規的流程去照會與申報後,也順利的把雙方銜接在一起。

「講者主要負責開幕致詞 10 分鐘,內容跟農業的永續發展有關,主要是讓長官們看到我們有請到國際人士⋯⋯這部分我們會提供 4,000 美金的出席費,以及機票、住宿、陪同翻譯等都是應該的,」猶記得當時對方很是爽快,緊接著補充道「當然,非常感謝你們居中協調牽引,這部分我們也都會提供 400 美元的中介費用,希望未來若再有舉辦相關活動,還能請你們舉薦賢能⋯⋯。」

聽聞如此,當下確實挺震驚的──自然這筆錢我是沒有收的,畢竟無法肯定這會不會有利益迴避的問題。不過從這起事件不難看出,某國公部門不僅出手大氣,且很是懂得只要是「資訊不對等」的狀況,你就應該付出相當的代價去取得你要的資源、訊息與人脈,而非用那套「大家都是朋友嘛」,「幫個忙沒什麼的」之類的心態,去要求別人滿足你的期待。

不是「跟自己人斤斤計較」,但請認清「

換日線 Crossing

換日線 Crossing

在我們是《換日線》,是《天下雜誌》於2015年6月1日推出的全新網站,也是台灣媒體界的全新嘗試。集結來自全球各地超過40個城市的90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本專欄文章列表》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更多好文上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