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記者長期需要面對人群,因此在面試時,能夠侃侃而談講述自己的人,卓君澤會先給予極高肯定;且她特別偏愛在便利商店、星巴克打工過的年輕人,因為這些人刻苦耐勞、任勞任怨,且極有責任感;她並不一定要本科系畢業,只要能展現學習精神的都願意錄用,而有經驗的人應徵,如果履歷套公版或是沒有附作品集,絕對會被她第一關直接刷掉。
從卓君澤現在的談吐來看,其實很難看出她是個內向的人,剛開始跑新聞時,很難像其他記者一樣跟體育選手稱兄道弟;但她並不視內向為缺點,反而認為這類人對於事物的觀察,通常比較細膩,能夠發現其他人沒看到的地方。不過,記者還是需時常面對人群的職業,所以一定要克服自己對這方面的恐懼,而她則是靠衝浪來突破自我。
過去在實習的時候,卓君澤因為比其他人資淺,覺得自己要學習的很多,她會提前一個半小時到公司,處理今天要完成的事,並且隨身攜帶一本葵花寶典,紀錄了所有的體育術語,不懂就問,「不要怕自己問了很白癡的問題,如果你不問,你假裝會了,你只會讓事情更糟糕。」
雖然學校裡學的是紙本媒體的內容,但所幸工讀的經驗,讓她在擔任記者的時候能立刻進入狀況,除了一天要寫四篇稿,還要完成主管交辦的雜事,因此她也建議年輕朋友一定要多打工、實習,也能判斷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行。
在體育新聞圈多年,卓君澤發現了不同球類選手的個性也有所不同,棒球選手比較木訥,籃球員通常比較健談,常年在國外比賽的選手,應對進退也比較好。
其中「短話王」最經典的例子則是陳金鋒,是許多體育記者心中的大魔王,當時還是小記者的她,第一次訪談時緊張到手心狂冒汗,到了正式訪談時,整個過程竟然在一分鐘之內結束;後來她發展出一套對付陳金鋒的方法,那就是儘管採訪時間短,仍要準備20題以上的量,而且問題不能是可以簡答回答的類型。
另外,新聞圈有相當嚴格的輩分制,媒體在聯訪一位選手時,通常都會由現場最資深的記者先發問,接下來才由資淺的從前輩的問題之外延伸,在體育新聞界還有另一條行規,就是絕對不能說「快」,只要說了這個關鍵字,常常就會延長比賽。
從編輯、記者,再當到主播,了解一條新聞是怎麼生成的,才可以做好播報,卓君澤說:「當一個好主播,一定要先是一個好記者,但你當一個好主播,未必是一個好記者。」要能當好一個記者,她認為是要有著想要「世界和平」的心,這樣的態度才會讓對新聞產生執著,且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對世界帶來良好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