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好文上架 > 樂活品味

偏頭痛常吃止痛藥恐更痛! 台灣頭痛學會推「友善職場指南」

  • 2024-8-5
  • 文/自由時報
  • 圖/記者林惠琴攝
台灣頭痛學會推出「偏頭痛友善職場指南」,呼籲企業共同響應。(記者林惠琴攝)

台灣頭痛學會推出「偏頭痛友善職場指南」,呼籲企業共同響應。(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台灣約200萬人受偏頭痛所苦,有些人習慣吃止痛藥忍一下,但醫師提醒,萬一止痛藥過量,反而要小心引發「藥物過量使用頭痛」。台灣頭痛學會今(1日)也公布推出全台首份「偏頭痛友善職場指南」,呼籲企業共同響應,為病友打造更友善的職場環境。

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楊鈞百表示,偏頭痛不只是頭痛,而是三叉神經血管過度敏感,當「抑鈣素相關基因胜肽」(CGRP)對中樞與周邊神經帶來刺激造成血管擴張與發炎,訊號經三叉神經傳遞到腦部引發疼痛,女性發生機率是男性3倍,且以18至50歲青壯年最常見。

楊鈞百指出,偏頭痛發作時,通常會造成全身性症狀,包括持續4至72小時單側或雙側中重度頭痛,還有噁心、嘔吐、對光或聲音敏感等症狀,嚴重干擾工作及生活品質,甚至影響睡眠,導致憂慮或焦慮。

台灣頭痛學會秘書長吳致緯分享,曾碰過1名醫療工作人員,因為偏頭痛而無法忍受手術室光線,影響工作進行,對當事人來說,真的是苦不堪言。

吳致緯指出,根據「偏頭痛病友生活調查」發現,大部分病人一開始會到一般診所就醫,僅1成選擇至醫院神經內科求診,平均需花費約3.3年才能診斷。

吳致緯強調,該調查也發現,近5成病友常自行在藥局買止痛藥服用,但過量反而會讓頭更痛,提醒每週吃止痛藥的天數超過3天以上,或1個月使用藥物超過10至15天以上,就表示藥物使用量過多,無差別止痛不但無法緩解疼痛,還可能會引發「藥物過量使用頭痛」。

「那種疼痛堪比生產之痛,甚至是平常經痛的2、3倍。」偏頭痛病友劉小姐說,為了緩解症狀維持生活,她頻繁服用止痛藥,甚至到了每2小時1次,但混合服用處方藥和成藥並未改善症狀,仍然痛到無法出門、生活不能自理,嚴重影響工作,時常需要請假或在家辦公,直到在神經內科接受治療,情況終於好轉。

台灣頭痛學會提醒,偏頭痛自我檢測口訣為「54321」,若有頭痛超過5次以上、每次持續4小時以上、3天內會自行緩解、具有至少2項特徵(包括單側、搏動性抽痛、疼痛程度中或重度、日常活動會加劇頭痛)、合併其中1項症狀(包括噁心或嘔吐、畏光及怕吵等),就可能是偏頭痛的徵兆,建議盡速就醫、及早治療。

台灣頭痛學會也推出「偏頭痛友善職場指南」,共有4大原則,呼籲企業共同響應,細節如下:

1.友善環境:管理辦公環境中可能觸發偏頭痛的因子,包括減少異味、直射或閃爍的光線、噪音及突然的溫度變化等,提供員⼯舒適的⼯作空間。

2.友善氛圍:透過教育宣導讓公司同仁理解偏頭痛及其影響,包括安排主題講座或內部分享會,培養同理⼼與偏頭痛認知,建⽴互相理解與互助的團隊氛圍。

3.友善規範:制定更具彈性的⼯作規範,如開放居家辦公或彈性工時,讓偏頭痛員⼯能靈活安排工作時間及地點;貼心的請假制度也是建立友善規範的一環,包括延遲提交醫療證明及彈性的請假政策等。

4.友善支援:提供相關疾病管理資訊與資源,或與當地頭痛專科醫師建立合作關係,提供便利的就醫管道,協助員⼯有效應對偏頭痛。除此之外,也鼓勵企業安排瑜伽課程、有氧運動等活動,並打造獨立空間,提供員工在偏頭痛發作時舒緩症狀。

※以上訊息如有異動,請以最新公告為準。
【自由健康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

在成立於1980年的自由時報,發行量與閱報率持續居全國第一,受到廣大讀者肯定。自由時報是一份最尊重台灣人意願,並追求新聞真相的報紙,不阿諛、不偏袒、不渲染,自由時報只對歷史負責,發揮「第四權」的監督精神。

《本專欄文章列表》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更多好文上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