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teven Lilley,CC Licensed
更多《經驗不拘》工作機會在這裡~
由此可知,在現代社會手機有多麼理所當然,多麼深入人們的生活。其實我二十幾歲任職製作公司時,曾經辦過手機。當時手機才剛剛上市,又大又重! 手機的重量和「去哪裡都找得到我」的束縛,令我十分痛苦。
當時,因為工作需要而忍耐了一陣子,沒多久就跟手機告別了。自從生活主軸轉變為在家寫小說之後,只要有家用電話、電子郵件和傳真機就能應付所有的聯絡。
我幾乎都待在家裡,因此這三種聯絡方式就已經綽綽有餘。不是很急迫的事情,可以用電子郵件跟我聯絡,緊急的時候,可以打家用電話。而我出門,通常都是為了辦事,或是趁一個人散步時思索,所以決定出門時不需要手機。
如果臨時必須打電話,我會去找公共電話,或向店家借電話。與人相約見面前,會先確認好對方的聯絡方式,真的遇不到時,再打公共電話聯絡。雖然我花了這麼多篇幅,特地說明自己沒有手機如何過活,但其實在不久之前,這是人們非常普遍的生活方式。自從手機突然之間普及起來之後,我們的生活型態就在不知不覺中徹底改變了。
我覺得這件事情最可怕的,就是「在不知不覺中」。生活方式和態度等等,原本應該是自己選擇,自己決定。我不希望自己的決定受到時代潮流或是「大家都這麼做」之類的理由左右。「隨時隨地都連絡得到」所帶來的安心感,另一方面會造成「輕忽」的習慣。不帶手機出門,便無法隨時查詢地圖,也無法輕易聯絡對方「我會晚點到」。失去了便利性,人自然會變得小心,因此出門前一定會先查好資料,也會早點出門以免遲到。這種心態一定能讓人變得強大,無論在何種環境都能生存下去,所以我希望自己能保有這種態度。
除此之外,我積極和手機保持距離的另一個原因,則是手機帶來太多資訊。現在的手機,與其說是電話,更像是資訊的寶庫。街頭經常出現一邊走路,一邊盯著手機,看到出神的路人。出門時盯著手機,而忘了抬頭便可看見美麗的晴空或當季盛開的花朵,實在可惜。放下手中的小小螢幕,也許就能遇上美好的邂逅。
我下定決心刻意與資訊保持距離。為了盡情享受親眼觀賞真實世界的樂趣,今後我也會持續「沒有手機」的生活。
※本文內容授權自《這樣就很幸福了:小川糸的29個簡單生活法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狂賀台灣隊奪下首座棒球世界冠軍,4家連鎖超商喊出促銷優惠「激動加碼」。
台灣隊在世界棒球12強賽奪下冠軍,舉國同歡,不少商家紛紛推出優惠活動慶祝這個得來不易的榮耀。有網友自發在社群網站「噗浪」(Plurk)整理台灣各商家優惠活動,吸引大批鄉民接力分享。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知不覺越來越冷,很多人到冬天都會發現,自己好像心情特別不好,或是情緒特別容易低落?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蔡百祥在臉書專頁「蔡百祥臨床心理師」發文表示,要小心這可能是季節性情緒
生活好書福市集本週六(廿三日)在北屯四張犁農村公園登場,今年第七屆主題推出「戶外閱讀」,現場設置帳篷與懶骨頭,準備卅個主題盲書袋,各放五本適合閤家閱讀書籍,讓民眾透過挑盲袋方式選書,鼓勵與親友一起來野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勞動部鼓勵中高齡退休族群重返職場,自今年2月實施「壯世代就業獎勵」,只要符合資格的退休族,重返職場滿一定時間,每人最高可領6萬元獎勵金,截至今年9月,成功協助10萬5561位中
「二○二四桃園仙草嘉年華」本月廿三日起至十二月一日在楊梅休閒農業區、楊梅警分局上湖派出所旁花田登場,現場約四公頃原本綠油油的仙草田,隨著濕冷天氣報到,紫色仙草已開花近三成,有「台版普羅旺斯」之稱。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