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好文上架 > 職場新知

台灣南波萬?海外工作教給我的五堂課

  • 2020-12-24
  • 文/許詮
  • 圖/4045

以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s)為濫觴,出海工作近年來蔚為一股風潮,主流的目的地從早期的美國、歐洲等西方世界,逐漸的往對岸、新加坡甚至東南亞遷徙。每當新認識的朋友聽到我在印尼和印度常駐工作,百分之八十的人會問我:「為什麼是印尼、印度?感覺都很落後耶。你在收集有『印』字的國家嗎?」更有不少人會直白道出他們自身的渴望:「為什麼不去優雅的歐洲,或是充滿機會的美國?」

聽到這些,我心裡的白眼都會翻到天邊。如果你曾親自走一趟這些所謂的「落後國家」,待上三個月,和當地人一起吃、一起工作,你會體驗到和電視上播的、電影裡演出的、你腦海中印象所認知的—百分之百不一樣的世界。

離開台灣九百多天,海外工作教給我的五堂課

✓抱團力量大

出海前後最常聽到的都市傳說,就是「台灣同鄉最會欺負自己人」。你可能會詫異,自己人幫自己人都來不及了,怎麼會扯人後腿呢?但在許多出海工作的朋友和我的親身經歷裡,這個現象確實是普遍存在的。

「台灣是個小而美的市場」,好的位置並不多,要站到少數的高位,通常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稱之為「蟹桶現象」。想像一群螃蟹放到桶子裡,彼此為了要爬上去,只能不斷的把對方往下拉,結果到最後,誰也出不去。許多能夠出海的人是這場零和遊戲的佼佼者,卻也把這壞習慣跟著帶了出來,連自己都不一定意識到,「反正自己人的錢最好騙」、「看到自己人出鋒頭最讓人眼紅」就本能地出手了。

反觀印尼人、印度人在國際商界都以「抱團取暖」聞名,肥水不落外人田、好機會只留給自己人。比如面對中、美公司的互聯網經濟殖民,印尼和印度的公司們都能放下幾十年對打的成見,一起籌組協會,把沒有繳保護費的中美大公司搞上法院或從AppStore 下架,戰力十足。

類似這些抱團的事,不僅存在於個別國家,遠看美國矽谷、近觀東南亞的廣告公關業界,許多高層大佬都是印度裔,他們一個拉一個就瞬間成片成群,業界江湖上無人不知「Indian Maa」的名號;但反觀台灣籍的朋友們,在許多市場雖然都取得不錯成績,卻鮮少見到類似的互助圈圈。

這也是為何XChange 至今在八個城市設立互助分社,力圖化「內鬥」為互助。與其孤軍奮戰,不如抱團打群架吧!

✓別用自身經歷的一角論斷全局

我對印度的第一印象不只環境髒亂,人們的反應和品行也會隨時讓你理智斷線。

還記得我第一次到電影院看電影,買票時與售票員千叮萬囑:「我要有英語字幕的那個場次」,對方以印度招牌的搖頭加微笑說「沒問題」。順帶一提,印度人搖頭有三種意思,包括「肯定」、「否定」和「有可能」,夠令人崩潰、「摸不著腦袋」吧。

買完票後,我在隔壁麥當勞買了份勁辣雞腿堡打算坐下來享用,豈料當我去了一趟洗手間回來,卻撞見眼前上演的驚悚場景:有一群人—對,不是一個人,是一群人—正大剌剌的吃著我的漢堡和飲料!

「你們在做什麼?!」我又驚訝又生氣地問道。

「我們訂了這個位置。」其中一個人回答,手中還握著我的可樂,一副「你有事嗎」的態度。

我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聽到麥當勞有提供先進的「內用訂位系統」而且附送「免費餐點」的啊!勉強維持住隨時要繃斷的理智線,我走回電影院準備好好看場電影,想著至少電影院總不會被佔位了吧。沒想到電影開始之後,果然不出我所料:沒字幕!

滿口說著「沒問題」但失信的行為,老實說在這裡我已見怪不怪,而影廳內眾人大聲談論劇情、踢椅子等擾人的動作,也都是家常便飯的「加值服務」。就在這時,左邊幾個嬰兒此起彼落的哭了起來,坐在我右邊的大叔,居然站起來和嬰兒對罵,結果讓嬰兒哭的更大聲……。

其實,我大可以憑第一印象隨口下定論說,「印度是一個有教養的現代人無法忍受的地方。」但是偏偏,我職涯中帶過最勤勞、謙虛,並且聰明、活潑的下屬,就是一位印度姑娘。她年紀輕輕,除了苦讀獲取英國MBA 學位,在我的團隊共事期間,一連拿下最佳員工獎、最佳團隊獎, 二十六歲就晉升為資深經理。

你說,是電影院的怪人代表印度、還是這位優秀的女孩代表印度?

在這些海外經驗中我學到對人生極為重要的一課,那就是:「世界是多元價值共存的,不要用你眼見的一角,去論斷全局。」每一個群體、每一個國家、每一個議題,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眼界不足與心胸無法容納色彩的人,將他們簡化為黑白。

在台灣,我見過許多人一個勁的鼓勵大家塊陶(快逃)出鬼島,說著這裡沒希望 了;也有人說出海的人都不夠愛台灣,甚至一竿子指責那些跑到對岸工作的人都是在背叛這塊土地。這種兩極化的二元主義,才是真正的井底之蛙。

這個世界是色彩繽紛的,一個國家可以由不同的種族和政治認同所組成,也不會因為你的善惡二元論就變得勢不兩立。心中懷抱著理想、同時腳踏實地的做事,不給自己和別人預設邊界,才是對我們最健康的生活態度。

小時候讀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時,似懂非懂。長大後真的行了萬里路,才多少明白這句話的真義。

✓扎根的心態,決定你的成敗

面對海外的多元文化,要在當地玩得開心、混得道地,最重要的就是不分我者與他者、真心融入的心態。許多外派人士打定主意待個兩年就走,只顧著跟外派的同事同溫層交流、不願走出去結識當地的朋友,甚至連上計程車都不用當地的語言指路,這樣封閉的「過客」心態,不但無法深入瞭解當地生態、把市場做好,遇到需要在地資源協助你度過難關時,更會陷入求助無門的窘境。

我有一位又帥又善良的朋友,在印尼一待就是六年,印尼文練的比英文還溜,身邊印尼朋友比華裔朋友還多。他不但幫台灣公司拿到了印尼當地的品牌大獎,在我稍微牽線之下,他更依仗著豐富的本地經驗,一舉拿到跨國公司的市場總監位置,薪水是他原先在台灣的十倍之多,這就是一個扎根本地、開花結果的好例子。

回到開頭,假如他沒有扎根的心態打開豐富人脈,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

✓待得越久,越真正認識自己

在海外最熟悉的心境,應該是孤獨。

這裡沒有你在台灣熟悉的家人朋友、沒有喧鬧的夜市和美味小吃,每一次夜深人靜,都是一次直面自我的對話。大把孤獨的時間和空間,有如一把刨蘋果的快刀,刨掉吵雜的思緒和凌亂的事物表象,讓你不得不面對自己:

「人生至此,什麼才是你真正在乎的?」

隨著飛行越來越頻繁,我漸漸發現自己只需要幾件黑色的衣服,剛好裝滿一個小小的登機箱;路上的人漸漸不再熟悉,也就不再需要精品名牌襯托炫耀;因為別人的眼光不再如此重要,我甚至剃了光頭,只為讓生活更簡單些。

隨著踏足的國家越來越多,我認清自己過去癡迷的歐美,更多是喜歡那華麗的建築和豐厚的文化遺產;但若在一個地方長住下來,我發現自己更加在乎的,是每天早上第一句問候的溫度、人與人相處的態度。不意外地,印尼人民的善良純樸成了我的首選。

每一個外派日子的無形堆疊,都讓我意識到最滿足的時刻,不是看到帳戶裡的數字隨著時間跳動,而是能天天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世上許多物質的享受都能透過金錢營造,唯「二」無法用金錢改變的,就是天氣和陪伴你的人。因此我深深感謝是如此幸運,我有一位願意陪我走天涯的老婆。

✓你無需衣錦,才能還鄉

隨著出海工作的浪潮一波波席捲,身邊的朋友一波波後浪追著前浪的腳步出海去,也有一波朋友從海裡逐浪歸來。如同潮起潮落,他們有的運氣不好,碰到公司倒閉或是爛老闆,有的因為水土不服而不斷生恙,有的因為台灣的家人需要照顧而回家,原因不一而足。

但其中有些歸家的朋友心裡,卻多背負了一種無以名狀的罪惡感,好像這麼快回來了就與某種失敗劃上等號。反觀仍然在海外打拚的朋友們,許多人看似在Facebook 上光鮮亮麗,內心其實卻早已厭倦海外的生活,卻也因為同樣害怕被嘲笑失敗,只好苦苦撐著做「異鄉人」,將希望押在自己有一天能「衣錦還鄉」。

面對「衣錦才能還鄉」的迷思和束縛,你要說這是屬於華人的堅忍美德也好、傳統框架也行,但既然有勇氣拋下原本的一切歸零出海、逐浪追夢了,為什麼會沒有勇氣面對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看淡身邊不懂你的鼠目寸光,兩袖清風也罷、直起腰板坦蕩蕩的回家呢?

「人生是自己的」,出來這一趟,更認識了自己與這個世界、能夠問心而無愧,這就是屬於我們每個人的衣錦還鄉了。

畢竟出去是為了回來,你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圖片來源: 圖片作者:4045,連結:freepik ,CC Licensed

※本文內容授權自 《【別輸在只知道努力:任職三星、LINE、阿里巴巴頂尖公

別輸在只知道努力:任職三星、LINE、阿里巴巴頂尖公司,90後外商副總教你打破年薪天花板

別輸在只知道努力:任職三星、LINE、阿里巴巴頂尖公司,90後外商副總教你打破年薪天花板

在勤懇是你的座右銘,明明實力堅強,卻總是懷才不遇?看著座位右邊年紀長你一輪的前輩,馱背蜷縮在電腦前,沒有一縷熱情,年薪百萬就是他的極限,難道這就是奮鬥十幾年後,你該成為的模樣?30歲以前,走别人不敢走的,與平庸分道揚鑣!

《本專欄文章列表》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更多好文上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