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職場新聞 > 即時新聞

1929年經濟大蕭條恐重演? 你該準備什麼

  • 2020-5-13
  • 文/自由電子報
  • 圖/自由電子報
1929年10月29日股災發生後,人潮聚集在紐約證交所前廣場。(資料照,法新社)

1929年10月29日股災發生後,人潮聚集在紐約證交所前廣場。(資料照,法新社)

武漢肺炎疫情肆虐,目前仍無有效抑制的方法,全球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停擺,金融市場出現恐慌性賣壓,再因供需大亂致油價狂崩,引發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是否可能重演的論戰。

1929年到1939年的經濟大蕭條,是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來最嚴重、影響最深遠的1場衰退;1920年代被稱為「咆哮的20年代」,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總財富翻倍,當時以華爾街為中心投機活動踴躍,股市快速膨脹,但同時生產卻已開始下滑,失業攀升,股價遠高於實際價值。

1929年美股崩盤引發全球大蕭條

1929年10月股市崩盤,華爾街陷入恐慌,在4天內股市大挫22%;股價的急跌使大量公司破產,造成企業倒閉、裁員潮及經濟發展受壓。加上美國人持續性借款,導致個人債務日增,隨著債務方拖欠債務,存款人瘋狂擠兌,銀行試圖收回債款,但借款人卻還不了債,政府又做出錯誤決定,緊縮貨幣供給,對銀行實施過多管制,銀行只好倒閉、工廠關門、失業人口暴增,惡性循環開始。當時美國失業人口總數達到了830萬,1929-33年間失業率長期介於25%,即使是羅斯福執政時期也從未低於15%。

在接下來的幾年,消費支出下降,工業產出、就業急遽下滑,造成企業倒閉、失業率衝至25%,最慘時美國有1500萬人失業,近半數銀行倒閉。

至於大蕭條的成因,有人認為和聯準會緊縮的貨幣政策有關,也有人認為是需求降低之下,經濟循環的結果,另外,也有論點指出,各項事件和政策的總和,助長了大蕭條的發生,後續效應更綿延至整個1930年代。

武漢肺炎蔓延後引發大規模封城,人們閉門不出,對經濟活動造成嚴重衝擊,圖為紐約時代廣場空無一人。(資料

武漢肺炎蔓延後引發大規模封城,人們閉門不出,對經濟活動造成嚴重衝擊,圖為紐約時代廣場空無一人。(資料照,法新社)

美股三月多次熔斷 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已達2645萬人

武漢肺炎疫情重創經濟,就業、製造業數字屢創新低紀錄,加上美股罕見熔斷、油價崩盤接連發生,令人擔心大蕭條是否將重演。美國勞工部4月23日公佈,經季節調整後,截至4月18日為止當週,累計過去5週以來,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達到創紀錄的2,645萬人,完全抹去金融危機以來累計2,300萬人的就業增長。

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率先敲響警鐘,他認為這次疫情影響堪比經濟大蕭條,預估美國將出現2位數的失業率,以及超過10%的經濟下滑;IMF也發出警告,全球將面臨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在5月初提出警告,即使短期內全球經濟可能出現U型復甦,但在2020年代稍後的某個時候,全球經濟恐將陷入L型的更大蕭條。魯比尼表示,當前最有可能的經濟情況是出現V型復甦,但是接下來還存在著L型蕭條的風險,他稱之為「更大的蕭條」(Greater Depression),而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在今年。

美國億萬富翁、避險基金投資大佬瓊斯(Paul Tudor Jones)在5月中旬表示,若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在1年內控制不住,美國經濟恐陷入「第2次大蕭條」,他認為美國在防疫上遭遇一些困難,一方面是因為美國人崇尚自由的天性使然。

「我認為美國最大的優勢是個人主義、對自由的熱愛, 但疫情大流行的情況下,這就成了我們最大的弱點,若你看看那些成功對抗疫情的亞洲國家,他們往往更加強調社會價值大於個人權利。」瓊斯這麼表示。

當然也有人認為兩者背景、條件不同。前Fed主席柏南克就指出,這場疫情危機比較像暴風雪,而非典型的大蕭條,美國經濟將在急劇、短暫的衰退後,將快速自谷底反彈;諾獎得主席勒也點出差異,他說,大蕭條持續了10年,在此期間失業率從未低於12%,但疫情不會持續10年,應在1、2年內就會結束。

IMF預警 全球將面臨大蕭條來最嚴重衰退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副總裁林雅慧沒有這麼悲觀,主要是因為各國政府或央行,在這次動作是非常的積極,那也做了很多補助企業及紓困的措施,甚至各國政府幫企業去發放薪資跟照顧勞工。舉個例子來講,我們歐洲同事有分享說,歐洲的人拿到的薪資補助大體上可能是他本薪的8成左右,這次為甚麼這麼多人去初領失業救濟金?也是因為紓困條件是很好的。所以很多人寧願不要這個工作,我先去領這個失業補助,這個情形其實蠻吊詭的,但是大致上來看,也是各國政府很怕像重演所謂大蕭條,或是經濟恐怕出現比較長一段衰退的週期。

富蘭克林投顧副總經理羅尤美說,「我不認為會發生經濟蕭條」,主要是因為這次的政策快速、明確、規模,包括聯準會主席,這些經濟學家都對以往的經濟蕭條有深入研究,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那是第一次的QE測試,其實在這10年,對美國是有發生正面幫助,所以也成為這次FED很明快的決定,使用無限量寬鬆的方式去挹注市場資金,未來如果解封之後,經濟活動恢復狀況若沒有預期的熱絡,我認為FED還會有更多的挹注資金、輔助中小企業跟一般民眾的財政的政策,還是會繼續推出,在政策強力介入下,發生大蕭條的機會不大。

摩根投信:各國政府積極紓困 疫情過後經濟可恢復正常

摩根投信覺得重現大蕭條機會比較不大的原因,是因為這次有很多的事件,突然按到暫停鍵,不管是供給面、消費面,還有很多的休閒娛樂,大家都因為擔心疫情的關係。可是,當你的疫苗或療法、檢測,慢慢透明之後,我覺得生活與經濟活動,有機會慢慢回到正常的軌道。我覺得現在比較可以留意的應該是亞洲國家,因為亞洲不管是中國、南韓乃至於台灣,都是比較早針對疫情有做控制的部分。這些學習曲線也可以給歐美,來去做一些參考,大蕭條的可能性,我覺得機率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應該是相對低一點點,主要的原因是政策面來看的話,比想像中的力道要強勁非常非常多。

※本文內容授權自 《自由時報》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更多職場新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