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napwireSnaps ,CC Licensed
他們不以自己的想法為主體,卻十分重視別人的標準與評價,導致生活中隨時戰戰兢兢地提防別人的眼光,為了不必要的事情煩惱。
逐漸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自然會培養出推測他人情緒的能力,這是因為「顧慮他人」是融入社會的必要能力。
不過這種能力發揮過了頭,就會活得非常辛苦。你會為了什麼事情煩惱呢?
曾經有位四十幾歲的男性來找我諮商,任職教育界的他看起來聰明又優秀,但是公司的新進員工老是指責他的工作表現,導致他因此失去自信,前來尋求協助。而他對於自己總是過度在意周遭評價與判斷這一點,感到十分困擾。
由於小時候曾經遭到霸凌,他對於別人的言行舉止特別敏感,即便諮商的當下,他也表情僵硬,不停將我所說的話筆記下來。
根據他的轉述,員工指責他「說話反覆無常而且記性太差」。由於這名個案有明顯的憂鬱傾向,我建議他到醫院看診,同時接受多項檢查,其中也包含記憶力檢測。檢測結果顯示他的記憶力不但一點也不差,而且還非常優異,可見別人(下屬)的指責根本毫無依據,卻因此傷了他的心。
另外,像我這樣正在養育孩子的母親,面對學校、老師時也容易累積壓力。明明只要彼此合作、同心協力給予孩子健全的教育就好,卻還是難免發生對立。
同樣的道理,上司與下屬間有時也會發生齟齬。有位三十幾歲的女性上班族,由於先前仰賴的主管調職而必須與新主管共事,但是新主管根本不做事,同時她與新主管的工作方式也完全無法配合,讓她備感壓力,最後導致她無法繼續工作。這些案例的生活背景各不相同,但卻同樣都受到他人左右。
※為何人會自我折磨
為什麼剛才提到的那位四十幾歲男性會陷入憂鬱狀態呢?
仔細聽他娓娓道來才發現,雖然長年擔任管理職位,卻因兒時的霸凌經驗讓他特別害怕失敗與斥責,因此凡事總是小心翼翼,力求符合周遭人們的期待。
新員工初來乍到時,身為上司的他理應負責指導工作內容、分配職務,但他卻因為長期迴避給予他人指示,而不知道該如何指導下屬,不知所措的他便因此遭到下屬批評「靠不住」。
從此以後,上司和下屬的關係有如一百八十度大逆轉。在下屬屢次批評後,他開始努力改善對方指摘的缺點。
原本他的職場經驗比下屬豐富,大可自信滿滿地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但因為兒時的霸凌經驗,讓他對於他人的評價與眼光變得非常敏感,所以即使兩人的職位高低十分明顯,卻還是深受下屬的言行左右。
至於那位三十幾歲的女性上班族又是什麼狀況呢?諮商案件中,常常見到個案在評估現任與前任主管的能力高低後,產生工作上的壓力。
這類個案幾乎都會帶著自己單方面對於理想主管的想像,認為「主管應該如何」、「坐在這個位子的人應該怎麼做」,等於把自己追求的標準(期待)套用到別人身上,一旦不符理想便感到不滿。他們隨時繃緊神經,注意對方是否達到自己的要求。
不過,這位女性上班族和主管的關係還有後話。原來這位新主管剛上任三個月就碰上公司異動,遠從異地搬家調職到現在的單位,於公於私都得面對陌生環境,光是適應新生活就已非常忙碌,也無暇顧及其他事情。
雖然難以評估對方受到何種因素影響,但一味拿自己的理想與無法改變的現實比較,反而容易忽略自己在這種狀況下能做什麼、想做什麼。
※ 為什麼現代社會容易引發「他人思考」?
人在面對陌生事物時會產生反感,是因為「改變」容易讓人不安。無論何事,一旦內容、做法有所改變,必須考量的事情與工作量都會增加,而多數人光是維持日常生活便已竭盡全力,自然不想把寶貴的心力花在這些「多餘」的事情上。
此外,現在是日新月異的時代,只要連上網路,各式各樣的社群、嗜好皆任君挑選。這樣的時代雖然很好,但也代表我們無論何事都得更積極地蒐集情報,而新事物的迅速增加讓我們必須比以往更費心。
人們因此在不知不覺間累積疲倦感,才會依據他人傳遞的訊息與標準做出選擇,來節省「思考」所耗費的力氣。安全且物質充裕的現代社會,理論上應該適宜人居,但我們卻經常聽到「活得累」這句話。箇中原因正是儘管省下了「思考」耗費的心力,卻因此讓「他人思考」造成我們的內心負擔。
過去曾擔任自衛隊員、加上曾以臨床心理師身分長期接觸自衛隊的經驗告訴我,肉體上的疲勞可以在訓練過程中逐漸習慣,也容易恢復,但精神上的心力損耗則非常嚴重,不僅無法從外在觀察,當事人也難以自覺,應付起來十分棘手。
自衛隊員在訓練與進行任務的過程中,無法隨心所欲地休息、如廁、進食,因此當生理需求得到照顧,心理便能獲得巨大的滿足感。
自衛隊便是以這種方式鍛鍊身心,培養生存所需的韌性。而當自衛隊內部引進電腦時,自衛隊員得消耗相當程度的心力來學習、適應新事物。面臨前所未見的壓力時,心理不適的人也隨之大幅增加。這樣的心力耗損並非疼痛或生活不便所造成的,而是源於自身與他人都難以察覺的心理壓力。
另一方面,人們也得耗費大量心力來維護人際關係,卻難以從中獲得滿足感。換言之,光是日常生活就會在無意間耗費心力。
現代生活對人的消磨,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來得多,許多人都想要節省力氣,因此配合他人、小心留意周遭、不讓自己變得特立獨行,以別人為基準點來減少自我思考的「他人思考」,在現代社會中越發盛行。
然而,勞神費心配合別人而活,反而更容易心理疲乏。
※「只想當個好人」最煎熬
提到「好人」,一般人腦中浮現的會是「對大家都很好」、「不會拒絕別人請求」的印象。能為別人著想當然很好,但是你有沒有好好照顧自己呢?是不是過於勉強自己當個好人,反而因此感到難受?
例如朋友揪團聚會時,明明累得只想躺下休息,卻還是勉強自己赴約。但是,勉強自己配合,卻往往會因此單方面產生「為對方做這件事」的感覺。
長期下來,疲憊感會壓得你喘不過氣,心裡想著「我都為你做這麼多了」、「為什麼你就是不能體諒我」,於是開始避開朋友,嚴重者還會因此厭惡對方。
隱藏在厭惡感背後的關鍵,便是第一章說明過的「他人思考」。為了成為對方心目中的好人而採取行動,卻因此不斷折磨自己,對雙方來說都不是良好的正向關係。
令我驚訝的是,許多熱衷於志工服務的人也會吐露心中的不滿:「我都犧牲跟家人相處的時間做這麼多了,為什麼還要碰到這種事啊!」讓人忍不住覺得不要做不就好了嗎……實際上他們追求的是「能獲得眾人肯定」、「擁有一個可以容身的社交圈」,但在抱怨中忽略了這些收穫,只剩下反覆累積的不快與不滿,每天都過得很辛苦。
為了當個好人而折磨自己可以說是一種「病」,而且若把它當成一種病,反而更好。越是努力當好人,「一定要當個好人」的想法就越發強烈,不但會強化「他人思考」,凡事顧慮別人的敏感特質也會更加顯著。
※本文內容授權自《誰讓你總是先說好/時報出版》,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在無法拒絕主管的要求,就連同事的爛攤子你也常幫忙接手?──你就是人太好,才會被予取予求!曾在日本自殺率最高的自衛隊擔任心理諮商師的玉川真里,發現絕大多數的諮商對象都是「好人」:他們過度在意他人評價、不斷勉強自己配合,最後身心俱疲,讓自己累出病來。玉川真里同時也發現,只要能適度的「換位思考」,練習以自我思考為出發點,大多數人的心理困境便能迎刃而解。透過本書,玉川真里與讀者分享如何將「他人思考」轉換為「自我思考」,並成功拯救日本三萬人脫離焦慮與負面情緒、找回快樂。擔心「他人的目光」而讓你心累?翻開本書,你也能跟著玉川真里一起卸下重擔。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企業如何找到未來人才?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指出,未來的人才重點能力在於能自主學習、適應變化、跨域發展、解決問題等4項,公司不應再以學歷尋找人才,並應廢除不同類型學校論薪水的「九品官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當談到如何在面試過程中脫穎而出時,前Google高管伍德(Jenny Wood),建議求職者採取一些策略,幫助他們在面試結束後,給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前Google媒體運營總監伍德(Jenny Wood),在Google工作將近18年之久,在這段期間,她參與了數百次面試與錄取決策,並積累了大量關於職業發展的知識,她最近分享了在
邁入2025年,「AI」人工智慧早已悄無聲息地融入日常生活,無論是語言翻譯、精簡文章還是搜尋在地美食,AI都能提供協助,因此學會使用AI工具也成為現代人的必修課。想要享有AI帶來的便利性,只要學會用正
速食控必吃!必勝客首度開賣「盲盒芝心蛇圈圈」,酸、甜、辣、鹹還有隱藏版隨機口味等你開箱,只要199元完全是愚人節開趴神器;達美樂則推出半導體界也話題性十足的「晶圓火山披薩」,買指定口味火山披薩即享買一
第十三年舉辦的新營藝術季,策展主題以《水水三重奏》向外擴散藝術漣漪至銀齡、親子、青少年共同參與,廿九日下午四點將在新營文化中心旁的綠川廊道舉辦開幕,廿九、卅日開幕週推出十二場藝文表演,藝術季系列活動至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期天氣變化劇烈,「春天後母面」的特性展露無遺,冷氣團接連來襲,導致不少民眾感冒後出現咳嗽難癒的情況。近期社群網路上流傳「阿伯止咳秘方」,指稱將綠茶加紅茶混合溫飲,連續喝3天能緩
連日來氣溫回升,艷陽高照,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櫻花盛開,花季主角染井吉野櫻遍地開花最吸睛,阿里山工作站前櫻王為賞櫻焦點;紫藤花聖地嘉義縣梅山鄉瑞里「紫色山城」,處處可見盛開紫藤花,預計本週週末假日是
今年除了有《黑白大廚》評審白種元旗下的「香港飯店0410」即將登台,Threads上更瘋傳赴韓必吃的「風川鰻魚」,悄悄在台北中山區掛上招牌,未來不用飛出國,就能吃到美味的韓式烤鰻魚,詳細地址與開幕日期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源自台灣的超人氣飲料「珍珠奶茶」(Bubble tea),不只受到台灣人喜愛,它的甜蜜魅力也擄獲各國民眾,成為享譽全球的台灣名產之一。近日知名跨國連鎖手搖飲料品牌「貢茶」(G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