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teven sim,CC Licensed
所以,不論是感受到壓力或焦慮,只要開始煩燥不安,第一件事是釐清究竟是哪一種,是壓力,還是焦慮?釐清之後,問題幾乎可以解決一大半。
壓垮你的不是「壓力」,而是「焦慮」
為什麼如此神奇?讓我們先來聽聽小魚兒的故事,就知道了。一開始,小魚兒跟我訴苦,工作量多,使得他的壓力過大,他想減輕工作,舒緩「壓力」,但是再往下談,就發現小魚兒的問題不出在壓力,而是在焦慮。怎麼說?
小魚兒在倉儲部門任職,他們公司做代理進口,再把商品批發給各地的零售店家。商品項目不多,但是零售店家五花八門,數量很多,因此可以想見,做進貨的輕鬆,做出貨的辛苦。由於做帳的關係,主管堅持倉儲的兩位屬下,一位專做進貨,一位專做出貨,於是出現勞逸不均。
不幸的,小魚兒是新人,被指派做出貨,有時必須加班,而另一位資深同仁不只準時上下班,上班時間還可以聊天、上網購物。看在小魚兒眼裡,當然超級不爽,而主管一副不想改善現狀的樣子,更加讓小魚兒認為毫無天理,越想越氣,越覺得委屈。可是一想到要再去跟主管提,卻又陷入深深的無望裡,懷疑會有用。
所以,小魚兒的內心糾結不已,總共有以下三種情緒混雜在一起:
1. 勞逸不均→氣憤
2. 主管視若無睹→委屈
3. 溝通無效→失望
「壓力」是客觀事實,「焦慮」是主觀的糾結
那麼你說,小魚兒的問題是出在於工作量多,以致壓力大,還是面對困境不得而解,以致焦慮難安?
顯而易見,小魚兒的問題在於焦慮,而不是壓力。
壓力,指的是有一個任務必須要執行,而這個要求有些強烈,超過自己的負荷。而焦慮是更進一步,是在壓力上堆疊了「糾結」,也就是來回琢磨自己的苦惱時,壓力就很容易轉化成焦慮。
因此,壓力指的是發生的事實,是客觀的、中立的;而焦慮則屬於一種情緒,不必然等於事實,比較多來自於主觀的感受之後,想像出來的恐懼、苦惱、自責、焦躁等,形成「糾結」。
換句話說,有壓力不是大問題,但是焦慮就是大問題。當你只是有壓力,有時候咬咬牙就過去了,或是找人幫忙、換個方法,都可以撐下來,過一陣子適應之後,再也不構成壓力。所以釐清之後,發現不過是壓力,可以積極有作為地去改善,不就問題解決一大半?
像小魚兒感到壓力大,認為是由於工作量多。可是在跟他談話的過程中,我發現他不夠有條有理,也較抓不住重點,邏輯能力與歸納能力有待提升,而這兩種能力都會影響到工作效率。後來小魚兒決定去上課,接受相關的訓練,有方法的改善工作模式。我相信,長此以往,假以時日,工作量多就不會再帶給小魚兒壓力。
相反的,比較棘手的是小魚兒的焦慮,他非常生氣勞逸不均、自己是被欺負的一方,而且跟主管溝通無效,這才是小魚兒內心最大的糾結。如果這一個糾結不打開,小魚兒就不會想去提高工作效率,也不會獲得一個平靜的心靈。
四步驟處理「焦慮」
在職場上,就是有這麼多狗屁倒灶的事,讓人內心難以平靜,引發深沈焦慮,怎麼辦?在《工作不焦慮》這本書裡,作者有以下四個步驟,不妨參考:
1. 喚醒自己
當一個人糾結時,內心是千絲萬縷、雜念叢生,所以專注的是糾結,而不是工作,有如做白日夢。這時候,一定要有所警覺,喚醒自己,告訴自己:「又在糾結了,這不是事實,都只是想像」,想辦法從糾結中醒過來,切斷糾結,回到現實。
2. 專注工作
回神之後,重新聚焦在工作中。自從開始練習深度呼吸之後,我覺得它真是一個好方法,花三分鐘專注在呼吸,把氣吸到肚子裡,再從肚子把氣吐出來,越慢越好,心情就會逐漸平靜下來,回到工作上。
3. 保持超然
這是一種認知上的練習。每個人都為大腦所控制,如果你可以將大腦這個作業系統升級,像電腦升級一樣,就會變得更強大。建議在糾結時,不妨提高一個認知維度,站在主管或老闆的立場去看自己這件事,超越自己原本的認知。認知不同,解讀不同,情緒也會跟著改變。
4. 安心放下
這屬於智慧的部分。工作上,一定有讓人不痛快的部分,但是自己又沒那麼了不起,無法要求全世界的人都來配合自己改變,那麼就承認在自己的腦子裡流竄的不過只是想法、只是情緒,都不等同於事實,不再去關注,學習放下。
下次不論感到壓力或焦慮時,記得第一件事是釐清現在是什麼情況,如果是壓力,都是有方法可以改善的,需要的只是時間與恆心;如果情況升級為焦慮,不妨接納這個情緒,並且客觀看待它,再用上面四個步驟處理它。
最近,公司來了一位應徵者,三十四歲,換過七個工作。問起他在每一個工作的離職原因,怎麼說都只有一個答案,就是「和老闆的理念不合」。
吃到飽的聚餐,我都不太參加,同事感到很奇怪,忍不住來問我,怎麼捨得不吃?這是小確幸!聽到這,我心裡飄過一絲悲涼,這代年輕人低薪,扣除房租與吃飯交通,手頭沒多的錢,能到餐廳,愛吃多少就吃多少,是一種富足
在職場中,常需要追求快速的進步、面對大量的新問題與改變,甚至是不斷地擴張。責任感重的人很容易幫自己加上各種義務,也順便扛起別人的責任。每個人都需要懂得自如何紓解壓力,調節在最積極穩定的狀態。
縱使常常掛在嘴上:「畢業後我一定要離開台北。」身旁的親友還是對我的動向感到疑惑。為什麼台北人不待在台北呢?台北的工作薪水不是比較好嗎?人生沒有唯一正解,我只想逃離人潮
最近不少海外知名餐廳看好台灣「美食王國」消費潛力,紛紛搶灘進軍展店,風靡日本的潮流咖啡品牌、連鎖串燒居酒屋等,都選在人潮聚集的百貨公司或商場開設登台首店,號稱新加坡最好吃的流沙包、韓國炸雞始祖也即將在
台北市青年局陸續推出十大青年補助,包含實習津貼、職涯進修補助、職涯發展及創業活動補助、創業共享空間租賃補助,皆為全國首創。台北市青年局長殷瑋表示,北市創全國之先,開放在市集擺攤的青年申請,補助最高二.
[自由時報 文/記者李曄]潭美颱風生成影響台灣天氣,讓你憂鬱指數上升了嗎?快來杯飲品優惠小確幸!星巴克祭出多重優惠,包括星冰樂指定口味大杯單一價99元,想喝不用再等買一送一;「秋日美好境界 數位體驗」
OpenAI 正式在 Microsoft Store 上架 ChatGPT 官方 App,讓 Windows 11 電腦用戶可以通過快捷鍵,迅速呼喚生成式 AI 助理解決各種疑難雜症。
〔即時新聞 祝蘭蕙/核稿編輯/綜合報導〕許多出社會的新鮮人,若對未來的志向毫無頭緒,多半會以「薪水高低」來尋找工作。沒想到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文,稱自己雖然不是就讀本科系,但曾做過收銀員,略懂一點會計,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曬太陽好處多多!除了促進身體維生素D合成,營養師何沂霖更表示,有國外學者研究發現,早晨外出曬太陽5到10分鐘,可以維持好心情、提升睡眠品質、提升白天專注度及精神。或是下午曬太陽,